“軍爺,不要放箭啊,小的是河州兆頭縣周家村人,不是吐蕃人,是自己人。”
“不要殺我,家裡老母親還盼著我回去養老送終呢。”
“我才十九歲呢,還不想死,將軍救命啊。”
“救救我,小的都是他們逼的。”
.......
面對死亡時,這些飽受折磨的大唐百姓開始大聲哀求起來,他們本來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當他們知道山上是自己人的軍隊,絕望的心又多了一絲生存的曙光,就像快要溺水時看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於是拼命叫喊起來。
無論是吐蕃的百姓還是大唐的百姓,在死亡面前的反應沒什麼不同。
陸進咬著牙說:“該死的蕃狗,等我們殺出去,必定屠十倍的吐蕃人為這些大唐百姓償命。”
“圍堵的人不下十倍,還要驅這些百姓去擋箭矢,坌達廷不僅心狠手辣,也非常謹慎,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難怪以一個亡國王子坐上大將軍的位置。”郭子儀沒陸進那樣憤青,對坌達廷反而有一絲敬重。
別的不說,光是坌達廷能把亂成一團的吐蕃維持到現在,還糾集了那麼多軍隊來圍剿唐軍,已經很了不起。
戰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坌達廷雖說無恥,但在為將者角度來看,他並沒有錯,仁不掌兵,有需要犧牲自己人眼也不眨,更別說不是自己人。
崔希逸有些感觸地說:“你們聽到沒有,在叫喚的都是普通百姓,據說這些人中,有不少大唐的將士、潛伏在吐蕃的細作,沒聽到有一個將士叫喚。”
“作為大唐的軍人,他們比普通百姓更有榮譽感”宋衝猶豫一下,很快補充道:“也有可能是他們知道就是叫也沒用,努力維繫最後的尊嚴吧。”宋衝有些動容地說。
鄭鵬也開口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骨,不僅是將士的骨,也包括了平民百姓的骨。”
郭子儀看看鄭鵬,開口道:“將軍,你在這裡歇著,末將去處理就行。”
知道鄭鵬不喜歡做這種事,也出於對鄭鵬的保護,郭子儀主動站了出來。
下令對自己人動手,雖說迫不得已,可傳出去肯定會惹人非議,特別有一些為恐天下不亂、只會動嘴皮子的傢伙,別的不說,鄭鵬立了那麼多軍功,可在換俘上鄭鵬還是受到了太多的指責,郭子儀主動站了出來。
進吐蕃時,二弟崔希逸出面做了很多“髒活”,現在這盆“髒水”,郭子儀替鄭鵬擋。
鄭鵬擺擺手說:“我是主將,這件事不能縮頭,還是由我來處理吧。”
做主將要有擔當,不能事事都讓手下擋,再說鄭鵬這次主動請纓拿下吐蕃,還真不是為了升官發財。
財已經很多了,能保住就不錯,不用再費什麼心思想怎麼在戰場上撈錢;至於做官,官職越大,責任越大,直到現在,鄭鵬的最大心願還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郭子儀剛想說什麼,鄭鵬已向第一道防線走去。
此時被驅趕上來的百姓距離第一防線不到三百步,很快就要徵西軍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