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降臣,要有降臣的自覺,沒看到葛邏祿一族歸順大唐後,竭盡全力幫徵西軍引開敵人嗎?
從殺死窩兒術的那一刻起,莆巴甲就知自己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不過自己的命相當於是撿回來的,再說自己手刃了仇人,就是戰死也不虧。
跟在莆巴甲後面的幾個吐蕃降臣低著頭,他們也知自己是炮灰的命運,然而,他們卻沒辦法拒絕。
鄭鵬走到的莆巴甲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聲地說:“好,難得城主有這顆赤膽忠心。”
正當莆巴甲以為下面的話是同意自己帶兵出城迎敵時,鄭鵬話音一轉,一臉認真地說:“不過,敵人來勢洶洶,新軍剛組建不久,訓練、配合、彼此之間的默契還不足,讓你們出城迎戰,無疑讓你們去送死,城主維持好邏些城的治安足矣,迎敵交給我們吧。”
新軍躲在城裡,徵西軍去迎敵?還有這種好事?
確認自己沒聽錯後,莆巴甲內心滿是感激,有些感動地說:“鄭將軍真是體恤,我們坐同一條船,大敵當前,新軍也需盡多一分力,有事將軍儘管吩咐,新軍願效犬馬之勞。”
前面為了表忠心,硬著頭髮請戰,後面請戰倒是出自本心,不管鄭鵬這番話是出自什麼考慮,莆巴甲感受到被尊重,內心很受用,也很感動。
不僅僅是莆巴甲,就是幾個跟著莆巴甲一起歸順大唐的幾個吐蕃降臣,面上也露出感激的神色。
郭子儀嘴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自己這個三弟,很多時候懶洋洋,甚至什麼都不在乎,但他一旦算計起來比誰都精,看看幾個吐蕃舊臣的表情就知,掏心窩還不至於,但感恩圖戴肯定不少了。
莆巴甲剛組新軍時,鄭鵬就去表示支援,事後宴請莆巴甲還有幾名武將一起喝酒,鄭鵬身邊本來跟著十多名親衛,可鄭鵬說他們站著喝著不痛快,硬是把親衛都趕出去,只留一個侍女在裡面,看似無心之作,可莆巴甲等人卻異樣感動,他們覺得鄭鵬沒提防他們、信任他們,於是做事更賣力。
要是他們知道那個嬌滴滴叫紅雀的美女,是身懷絕技的頂尖高手,不知他們會有什麼感想。
鄭鵬呵呵一笑:“說得真好,我們坐同一條船,理應同舟同濟,到時有需要城市和新同僚的地方,一定開口。”
莆巴甲馬上領命。
宋衝皺著的眉頭說:“這些人圍而不攻,到底想幹什麼,不會打算想圍起來,圍到我們糧草不繼吧?”
“簡單”崔希逸打了一個響指:“鎮北大營和邏些城的事,想必早就口口相傳,這些人既不甘心失敗,也不願第一個衝上來感受火彈的威力,再說邏些城牆高城固,他們也沒信心能輕易攻進來,只能在外面耗著。”
鄭鵬聞言想了想,突然開口道:“老是耗著也無聊,郭將軍,給他們降低一點難度,把下面的城門開啟,歡迎城外的客人入城,不對,應稱惡客才對。”
莆巴甲聞言一驚,鄭將軍不是氣胡塗了吧,城外的敵軍,少說也有十多萬,徵西軍不足一萬人,自己剛剛組建的新軍也就五六千人,加起來連二萬人都不到,靠的就是邏些城的堅固,把城門開啟?那不是引敵人來攻打嗎,要是十多萬敵人一起衝進城,那多危險?
三國時諸葛亮弄了一出空城計智退敵兵,那是建立在膽大、而敵人不知深淺的情報下,問題城外的人,對城內的情況瞭如指掌呢。
本以為郭子儀沉穩,會勸說鄭鵬改變這個瘋狂的主意,沒想到郭子儀只是猶豫片刻,很快欣然答應,只見他下去作一些部署,不一會,在一陣陣開啟城門的軋軋聲中,邏些城東城門敞開。
從下令到開門,站在城牆門樓上的大唐將領,竟然沒一個人出言勸阻,任由東城門的城門大開。
莆巴甲心裡暗暗咂舌:在兵力嚴重處於下風的情況下,主將得多大威信、將士得多大自信才會自己開啟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