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羅馬上解釋道:“鄭監軍誤會了,關於俘虜的問題,某要解釋一下,主要是有二個原因,一是受傷的人多,吐蕃的郎中比不上大唐的郎中,不治傷亡的人很多,再說大唐的將士到了吐蕃,沒得到吐蕃神靈的庇佑,死亡的人數有點多,真不是虐俘,這一點某可以保證。”
本想說吐蕃是大唐將士的詛咒之地,卡爾羅話到嘴邊還是改了。
換俘的問題上,大唐佔了主動。
按照經驗,大唐人到吐蕃後,一年內死亡率過半,卡爾羅心急跟鄭鵬談判,除了怕鄭鵬晚了改變主意外,也怕自己手裡的籌碼越來越少,不利於得到水泥配方。
鄭鵬從卡爾羅的表示猜到他的心思,聞言沉吟了好一會,一邊喝茶一邊漫不經心地說:“不知都護想怎麼一個換法?”
吐蕃醫療水平很低,本國的傷者估計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更不用說俘虜,第一個原因成立,至於第二個原因,所謂的詛咒其實就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並沒有傳說中可怕,主要是吐蕃對俘虜和擄掠的人口很差,弄回吐蕃可不是供養的,而是把他們當奴隸,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從事繁重的工作,根本就沒有給身體適應的時間,死亡率不高才怪。
這個時候吐蕃主動提出換俘,把主動權徹底推給大唐,也是時候談了,鄭鵬表面不在乎,內心卻時時擔心郭子儀、陸進他們的安危。
表面的不在乎,其實是為了談判作準備。
卡爾羅早就想好,聞言馬上說:“郭百騎還有跟鄭監軍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全部釋放,包括李千騎使的遺體,此外遵循昔日十換一的約定,如何?”
很明顯,卡爾羅深諳“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道理,知道鄭鵬肯定要殺價,故意把價抬得高一些。
鄭鵬把茶杯放下,面色有些不悅地說:“怎麼,那麼珍貴的水泥配方,只換了一個百騎和幾名小將士,要是都護沒有誠意,那這談判也就罷了。”
“怎麼算沒誠意呢”卡爾羅開口道:“情義值萬金,裡面有鄭監軍的結拜兄弟,還有李千騎使,怎麼算是沒誠意呢。”
“問題是,一個百騎,份量不高,是我的兄弟不錯,可不是大唐的兄弟,我就是有心偏袒也不好操作,至於李千騎使,連皇上都不在乎,哪裡輪得到我擔心,要是都護喜歡,把李千騎使埋在吐蕃也行。”
卡爾羅一下子語塞,沒想到鄭鵬這般絕情,自己手裡最大的兩個籌碼,在鄭鵬眼裡竟敢可有可無。
都不能愉快地...談判了。
卡爾羅給庫羅使了一個眼色,庫羅意會後,上前一邊給鄭鵬倒茶一邊說:“某知道鄭監軍不是薄情之人,萬事好商量,放心,我們贊普是慷慨之人,只要這次談成,一定會銘記鄭監軍這份情的。”
鄭鵬不以為動地說:“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現在先談現在的。”
自己都決定撥掉吐蕃這個釘子,自然不會掂記吐蕃所謂的好處。
卡爾羅看到鄭鵬有種油鹽不進的樣子,倍感頭痛,猶豫一下,很快說道:“不知鄭監軍有什麼方案?”
鄭鵬早就等這個句話了,聞言不客氣地說:“簡單,誰也不要看不起誰,就一換一,另外,這次是吐蕃毀約在先,給大唐賠個黃金三千兩、馬三千匹、牛羊各五千就行。”
什麼?一換一?
還要給大唐賠那麼多黃金和牲口?
卡爾羅當場反駁:“不可能,換俘得按舊例,怎麼可能一換一,再說戰爭各有傷亡,吐蕃和葛邏祿的傷亡也很大,讓我們賠償,說不過去吧,也沒有這個先例。”
吐蕃憑著獨特的位置,都是不服氣就打,打不過就跑,反正別人也不能把它怎麼樣,早就養成二混子的個性,哪有什麼賠償,就是上次兵發撥汗那,動了大唐的虎鬚,也就是稱臣納貢一下,也沒什麼賠償,鄭鵬竟然叫自己賠償?
要不是這次談判鄭鵬佔了主動,卡爾羅都想嘲笑他了。
鄭鵬毫不在意地說:“大唐也沒在佔據上風時,還拿關乎國運的東西去換區區一個百騎和一具屍首的先例,對吧,既然都沒有先例,為什麼不能都退一步呢。”
卡爾羅一時語塞,半響才說:“不行,這個要求太苛刻了,某不能答應。”
“看來都護是不能拿主意,既然這樣,那下次再聊吧。”鄭鵬說話間,站起來就要走。
“鄭監軍,有事好商量。”
“就是,好商量,好商量。”卡爾羅和庫羅連忙攔住鄭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