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習慣,官場也一樣,像明清時期,官員要調任、升遷或遠行,同僚會送上程儀,名曰“添彩”,長安官場也有一個習俗,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叫燒尾宴。
燒尾宴聽起來有些奇怪,據說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
舉行燒尾宴的主人,都會隆重其事地準備,極其豐盛,最有名的燒尾宴是景龍三年韋巨源升任尚書左僕射,依例向唐中宗進宴,韋巨源精心準備了五十八菜,冷盤、熱炒、燒烤、麵點、湯羹、甜品一應俱全,相傳唐中宗吃得非常滿意,還想再升韋巨源的官。
派了一苦差,又挖走一棵搖錢樹,鄭鵬有些欲哭無淚,不過李隆基和高力士都開了口,也不能拒絕:“難得皇上和高公公有興趣,這是我的榮幸,那我回去好好準備準備。”
李隆基對鄭鵬招招手說:“鄭愛卿,來,坐下,陪朕聊聊。”
“是,皇上。”鄭鵬有些受寵若驚地說。
坐下後,高力士又送來糕點和酒水,還笑著說:“鄭將軍,這是御膳房做的桂花糕,味道還不錯,陛下吩咐給你留的,一定要好好品嚐一下。”
得寵就是不同,換作別的太監,肯定大氣也不敢喘一下,高力士卻替李隆基招待起鄭鵬,從而看出他有多受寵。
兩人共過患難,感情早就超過主僕。
鄭鵬謝過,拿一塊放到嘴裡,只感到桂花糕又香又糯,入口即化,滿嘴都是那種淡淡的桂花香,忍不住說道:“好吃,比外面賣的好吃太多了。”
“那是,宮中秘製,豈是那些小商販所能比較的。”高力士有些驕傲地說。
鄭鵬連吃了二塊糕花酒,又很應景地喝下一杯桂花釀,然後高興地說:“餅也香,酒也醇,真不錯。”
李隆基沒好氣地說:“行了,力士,給他準備一些,讓他回去吃個夠。”
“是,陛下。”
鄭鵬眼珠子轉了轉,突然笑著說:“皇上,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其實微臣是沒什麼大志,就喜歡吃好點、喝好點,能不能賞幾個會釀酒的酒匠,這樣就不用天天掂記宮中的御酒了。”
水泥這條發財的路子沒了,要想賺大錢,只能把精力放在釀酒上。
看得出李隆基得了水泥後,心情很好,又是升官又是安排肥缺來說,李隆基對水泥的習性很瞭解,也知水泥對大唐意味著什麼。
一下子沒了一棵搖錢樹,鄭鵬有些不甘,李隆基開了金口,水泥肯定沒指望了,只能在別的地方挽回損失,乾脆向他要幾個釀酒的師傅。
能在宮中釀酒的人,技術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李隆基扭頭對高力士說:“力士,看到沒,這就叫得寸進尺,敢跟朕討價還價的,就他了吧?”
高力士笑嘿嘿地說:“可不是,他就是登不上大堂的市流兒,知道陛下體恤臣子,又是快過年心情好,竟敢討價還價起來。”
“力士,依你之見呢?”
“聽說鄭將軍娶得一位博陵崔氏的美嬌妻,崔御史對這位孫女愛惜極了,光是嫁妝就有三百車,現在鄭將軍可是富得流油,陛下,宮中造酒辦有些酒奴老得幹不動了,管事的提了幾次要換人,不如扔幾個給鄭將軍,就當讓他為宮中減負好了。”
鄭鵬明白,高力士這是暗中助自己,忍不住給他投了一個感激地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