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汗位,不僅要得族裡各長老的同意,還要上報朝廷,得到朝廷首肯才能完成,這事一時半刻也急不來,庫羅本來打算處理完族裡的危機就到長安找兩個兄弟,現在這種情況只能放棄,只能耐心留在西域等。
就是等,也不能閒著,一邊照顧生病的父親,到處找郎中給父親治病,一邊團結整合葛邏祿部,防止內部分裂,還要準備妹妹的婚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庫羅忙中透著疲憊,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鄭鵬也很疲憊,不過忙不是幹活,而是每天吃吃喝喝的疲憊:
“少爺,王教坊使派人說已溫好酒,準備好新歌舞,邀你到左教坊點評一下。”
“平康坊週會首送來請柬,邀請少爺今晚到周府對飲。”
“張外郎的管家來了,說已在府中備下酒菜,請少爺到張府赴宴。”
“麗春院王媚兒請少爺敘舊,還說春宵一刻值千金。”
“少爺,三寶號的團年飯準備好了,就等著你出席了。”
.....
隨著新年越來越近,各種瑣事、應酬越來越多,鄭鵬的人緣不錯,又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每天都迎來送往,可以說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感覺每天晚上都是帶著酒意入睡,一睡醒又到了赴宴的時辰,簡直快樂不知時日過。
就是郭子珪和李白也跟著沾光不少。
郭子珪真不愧是名門弟子,每次喝酒都彬彬有禮,最多隻喝五六分醉,喝完酒就規規矩矩扶鄭鵬回家,不掂花不惹草,鄭鵬看著就順眼;
李白不同,逢宴必赴,逢敬必幹,非常豪爽,不僅自己喝得痛快,還會主動替鄭鵬擋酒,這傢伙有酒量也有詩才,還特別會搞氣氛,有一點不好,就是喝多後有些狂放,有時喝得興起,還要拉著那些舞伎一起跑舞取樂,惹得不少人發笑,幸好他狂中有“細”,沒惹出什麼禍事。
不過有一點很討鄭鵬喜歡,這貨去到哪裡都拼命吃滷肉,沒有滷肉找到機會還會問別人為什麼沒上,別人問他為什麼喜歡吃滷肉,李白每次都會很耐心把吃滷肉助學習、增記憶等好處一一列出,鄭鵬那是看在眼時喜在心裡。
這小夥,懂事。
優哉悠哉的日子,到了正月實初一告一段落,因為鄭鵬要上朝。
新年伊始,永珍更新,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這天,皇帝會在宮中接受文武百官、使臣的祝賀,長安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員、包括有爵位的官員都要到宮中向皇帝祝賀,在長安沒資格進宮的官員,則像全國各地大小衙門的官員一樣,身穿官服,前往所在衙門舉行望闕遙賀之禮,以示對皇帝的尊敬。
鄭鵬是定遠將軍,開國縣男,有資格進宮給皇帝祝賀。
要是可以選擇,鄭鵬肯定選擇不去。
這不,三更還沒到,就讓林薰兒輕輕喚醒,然後林薰兒跟小香,又是給鄭鵬沐浴焚香,又是穿戴朝服,弄了大半天才弄好,然後吃早飯。
誰也不知皇帝開朝會要多久,不吃可不行。
很久沒這麼早起床,就是吃完飯,鄭鵬還是一邊打著呵欠一邊往外走。
天還沒亮呢。
按規定,太陽還沒有出來,城門和坊門不開,不過對上朝的官員例外,鄭鵬帶著黃三和阿軍一出門,馬上有武候迎上來,按例作了簡單的記錄後,武候主動帶路去找守坊門計程車兵開啟小門,讓鄭鵬一行順行通行。
長安一百零八坊,每個坊都有坊長,坊裡住有什麼人都一清而二楚,也會做好相應的對策,要不然長安城武候那麼多,這個盤問那個攔截,會耽誤時間。
出了宜陽坊時,天還沒亮,可前面有不少燈光,鄭鵬忍不住笑了:左邊是務本坊,很多勤奮的學子早早起床學習,右邊是平康坊,那些交了渡夜資的客人,會不會趁著天還沒亮,挑燈再來春風一渡?
越靠近皇城,人越多,上朝的官員,有的坐轎,有的坐馬車,鄭鵬驚訝地發現,還有不少官員騎著腳踏車就來上朝,顯得非常潮流。
上朝的官員四面八方趕來,最後聚集在朱雀門前,鄭鵬看到,人雖然多,但雜而不亂,很多熟悉的官員,見面只是默默行拱手禮,偶爾有聊天的,也會下意識壓低聲音。
一些起得晚的官員,蹲在皇城的城牆上大口吃食,生怕朝會時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