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地教訓了鄭程,鄭鵬的心情大好,也懶得理這種破事,讓鄭元業跟石大富相互扯皮去,反正一個惡一個賴,正好是對手。
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最好是狗咬狗一嘴毛。
最讓鄭鵬高興的是,終於有人替自己收拾攤了。
在貴鄉時,鄭福就是管家,主要是打理各種瑣事,後來置辦了一些店鋪,多了一些活,不過日子相對簡單,也體現不出鄭福的才能,來到元城後,一大家子人的衣食往行要處理,族裡人多,各種煩不勝煩的瑣事不少,對鄭鵬來說頭大,可對鄭福來說有如魚得水般自在。
畢竟是在豪門大戶做過管家的人,元城鄭氏對鄭福來說只是小菜一碟,鄭鵬覺得難以處理的一大堆問題,鄭福一會兒就有條不紊地處理完。
坐上元城鄭氏大管家的鄭福,隱隱看出他有一種英雄有用武之地的興奮。
把鄭冰的事解決,家務事也交由鄭福接手,鄭鵬終於空閒下來,此時,期待已久的聖旨終於到了。
宣旨的隊伍到達魏州,就有人提前趕到元城通報,都不用鄭鵬擔心,州府每隔一段時間會派人通知宣旨隊伍的行程。
這天鄭鵬正在書房內設計自己理想中的住宅,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中喧譁聲,隱隱還聽到有人大聲訓斥的聲音,思緒被打斷,有些不滿地說:“黃三,外面怎麼回事?”
“少爺,你稍等,我這就去看看。”一旁伺候的黃三馬上應道。
沒多久,黃三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報告:“少爺,外面在鋪路呢。”
鄭鵬楞了一下,放下筆,有些奇怪地說:“鋪路?不是鋪了嗎?又鋪?”
前二天才把家門口的路修了一遍,又弄?
黃三連忙搖頭說:“不是,這是縣衙派人來鋪的,在原來的路上鋪細沙,是給宣旨欽差走的。”
鄭鵬聞言,有些好奇地走出去,只見很多民夫正把一籮籮的細沙小心鋪在路面,用長長的木板小心刮刮平,看得出,那是篩選過的細沙,沒夾雜任何粗砂石子,一旁還有衙役在指揮,原來平整的路上鋪了一層柔軟的細沙,好像一下子提升了格調。
除了鋪沙,道路的兩旁還插了彩旗,路邊的樹也綁了很多紅色的絲帶,看起來比過年還有氣氛。
鄭家人看到,一個個眉飛色舞,鄭長鐸更是滿臉笑容東走西竄,接受一聲聲祝賀,都不用問,看著那滿面春風的老臉還有一聲聲爽朗的笑聲,就知他的心情很好。
除了衙役,鄭鵬看到不少鄉紳主動帶著自家下人挑著細沙來鋪路,美其名曰“添踩”,鋪了細沙給皇帝的欽差踩,踩和“彩”同音,是討一個好意頭,也是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現。
聖旨還沒到,可元城鄭氏的聲望一漲再漲,鄉紳主動“添彩”就是最好的體現,鋪路是好,只是有些擾民,因為鋪了細沙的路,不允許其他人走在上面,很多百姓要繞路走。
放在後世,肯定招惹不少漫罵,可在元城聽不到一個反對的聲音,一個個很樂於配合,甚至主動幫忙看護。
古代君主用一切手段向老百姓宣傳“君權神授”,讓臣子甘心接受他的統治,用各種方式神化皇帝,像聖旨的材料、格式都有詳細的規定,就是在接旨也有要求,像沐浴換衣洗手焚香是最基本的,有條件的地方,還會提升級別,例如現在,鋪沙封路,掛彩插旗。
元城縣很久沒出過人物,對鄭鵬升官封爵的事格外重視,縣衙出錢在官道到鄭家一段路鋪沙,當地的鄉紳聞言,主動來“添彩”。
“喲,你們看,鄭將軍出來了。”人群裡不知誰叫了一聲,一時間一大群人向鄭鵬圍過來。
“鄭將軍,祝賀你榮升,小老特地替你添彩。”
“真是賀喜,鄭將軍是我們元城縣的驕傲。”
“鄭將軍高升了,可不忘了我們這些鄉親父老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鄭鵬一邊跟他們打招呼,一邊寒暄著,此時早有準備的鄭福帶著下人搬來了水果、茶水和糕點,讓前來添“彩”的人享用。
“鄭將軍真是年輕有為,某在這裡恭賀了。”人群中走出身穿官服的官員,笑著跟鄭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