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縵提,你這個傢伙,面子真不小,竟然讓你請到張御史到族中作客。”
“打擾了,呼縵提族長。”
“呼縵提,我的好兄弟,這麼久沒見,你還這麼健康,真是上天庇佑。”
“哼,你不要得意,呼縵提,我到這裡不是向你服軟,而是給張御史的面子,吃完散開後,我們還是敵人。”
......
呼縵提站在部落的入口,見到來客就聊幾句,說到後面,說話的聲音都有些嘶啞了。
亂了,全亂了。
張孝嵩親率大軍出征撥汗那,一路走來,行色勿勿,很多地方都是過門而不入,說真的,呼縵提去迎接是出於禮數,邀請出於客套,本來就沒準備什麼好菜,沒想到張孝嵩這麼爽快同意。
不僅同意,還強行把三千人的晚飯也交給康羅族,本來就很麻煩的了,沒想到張孝嵩來到康羅族的營地後,附近各個勢力聽說張孝嵩在康羅族落腳,有的主動來問好,有的被張孝嵩叫到這裡談工作,有平日與康羅族有仇的,有平日高攀不起的等等,一時間,人口僅八千多的康羅族人滿為患。
整個駐紮營地全是人,或者應該說是客人。
呼縵提感到肉疼的同時,內心也暗暗有些沾沾自喜:有這麼多尊重的客人,說明康羅族的實力得到認可,到時找機會單獨跟張孝嵩喝一杯,狐假虎威震懾一下其他人也好,一下子款待這麼多人,可以說下了血本,怎麼也得弄點好處。
客人來了,不能不招待,光靠婦人和孩子來不及,呼縵提把族中能動員的青壯也加入殺牛宰羊的行列,不多派點人手,加起來過萬人的晚餐就真辦不成。
遊牧部落沒大唐那麼講究,吃食以大塊的肉為主,主要是羊肉和牛肉,有些烤有的煮,到了響午時,整個營地的上空都漂著一股濃濃的肉香。
大塊大塊的羊肉在鍋裡上下翻滾,一隻只烤得金黃油亮的烤羊冒著誘人的香氣,一些喜歡唱歌跳舞的年輕男女,一邊唱歌一邊圍著火堆跳起了舞蹈。
整個營地最大的帳蓬屬於族長呼縵提,不過此刻用來招待西域的無冕之王張孝嵩。
能跟張孝嵩坐在一起吃飯,都不是簡單人物,安西鎮鎮守使馬堅、大唐宣威將軍張銳、西夜國國王烏爾瑪、鄯善國王金桑、伊循國國王伊力汗、尉頭族族力艾力卡拉等等,一個個非富則貴。
很快,菜上了,烤全羊少不了,然後是各種羊肉、牛肉的不同做法,在這裡肉就是特產,為了遷就不喜吃辣的張孝嵩,呼縵提還想方法設法弄了二個青菜。
在這裡,菜比肉貴多了。
菜上齊了,作為東道主的呼縵提率先站起來,大聲說:“我們能安心在帳蓬裡睡覺,大膽地把我們的牛羊到處放牧,正是張御力的努力和付出,這次張御史出征,就是教訓不可一世的大食和吐蕃,諸位,我提議在場的諸位,都敬張御史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張御史也不客氣,大方站起來與眾人乾杯。
論起身份,現場不少人比張孝嵩尊貴,可張孝嵩當之無愧地坐在首席,沒人有半句異議,很簡單,因為張孝嵩的身後,站著一個無比強大的大唐。
大部分西域的國王,在大唐眼中就是小孩子玩泥沙,就以西夜國為例,漢書·西夜國傳》載:“西夜國、王號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長安萬二百五十里,戶三百五十,口四千,勝兵千人。東北至都護治所五千四十六里,東與皮山西南與烏秅、北與莎車、西與蒲犁接。蒲犁、依耐、無雷國皆西夜類也。西夜與胡異,其類羌氐行國,隨畜逐水草往來”。
在漢朝時不過區區三百多戶口,四千人口,就這樣的小勢力也敢立國,真是奇蹟,到了唐朝,特別是開元盛世時,西夜國的人口翻了一番多,可依然還不足一萬人口,放在大唐,也就一個大族的分支罷了。
張孝嵩不把這些所謂的國王、族長放在眼裡,那些國王和族長也有自知之明,不敢叫嚷著什麼對等外交一類的話。
喝完這一杯酒,現場的氣氛緩和了一點,呼縵提親自給鄭鵬奉上一把精美的銀刀,恭恭敬敬地說:“張御史,請你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