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的眼睛雖然是瞎的,心倒是很明淨,他笑著提醒楊季卿:“小公子,你是不是在老夫人那裡避重就輕了?你一個風華正茂的公子哥,如此熱心地為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家尋醫找藥,難道只是因為你樂於助人嗎?除了樂於助人,你到底對人家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季卿漲紅了臉,嘟嘟囔囔地問道:“劉伯,我是不是太魯莽了?”
“公子,我沒有覺得你魯莽,我只是覺得你心裡有道坎不敢翻越,你到底還是有些怕,怕老夫人呵斥是不是?”
“劉伯,你說的沒錯,可也不全對,我現在不想說那是因為我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冬兒的腳還沒有治好.......”
“可是公子,你得顧慮人家姑娘的名聲啊,您與萬姑娘現在的這個年紀,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你遲遲不給人家一個明白話,叫他們如何安心。更何況,萬家姑娘的門第和您相差也不是一點半點,您手裡有幾成的把握呢?”
楊季卿略微有些沮喪,門第這件事情他考慮甚少,可這不代表他不瞭解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冬兒的父母,冬兒的腳疾,冬兒的門第,這一道道的坎,哪一道都能成為自己母親反對的藉口。
劉伯微笑著提醒他:“實在不行,小公子可以參考大公子的做法呀?”
“大哥哥的做法?”楊季卿開始回想一段往事。
原來楊家的大公子,楊季卿的長兄楊伯卿在十八歲那年認識了一個來京城投奔親戚的落魄人家的姑娘,那個姑娘,也就是楊伯卿現在的外室謝蘭音。
當年楊伯卿已經和現在的正室馬書慧立有婚約,楊伯卿性格剛強,很有主見,他決意廢除與馬書慧的婚約,要娶自己喜歡的姑娘為妻,後來因為父母雙親的以死相逼,他放棄了廢除已有婚約的打算,按部就班地與馬氏舉辦了婚禮,也規規矩矩地讓馬氏懷上了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是現在楊府裡楊季卿唯一的侄兒楊成玉。
楊伯卿自認為給了父母和正室一個圓滿的交代,從此與正室格外的相敬如賓,或者說客氣疏離,反倒跟外室謝蘭音恩愛非常,一連生了四個孩子,正所謂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兩頭拿大。
其實在和馬氏結婚之前,楊伯卿就已經在謝蘭音的親戚家與謝蘭音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後來楊父楊母得知後拿楊伯卿的長隨田耕出氣,責罵他為何不阻止自己的主子先舉辦完和正室的婚禮再和外室行叩拜之禮。田耕支支吾吾地回答:“公子說了,處男之身要留給自己喜歡的女人。”
後來這句話成為在楊家下人中私下裡十分流行的笑話,只是大家攝於楊伯卿不怒自嚴的官威,無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
有哥哥真好,可以抄哥哥的作業。楊季卿這麼想著,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劉伯那雙瞎了的眼睛好像看到了楊季卿的得意一樣,笑著提醒道:“公子,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呀。”
楊季卿躊躇滿志道:“我就按照哥哥的流程來好了。”
這麼一想,天地之間豁然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