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看著手上沒剩多少的成長點數,思考了一下自己日後的發展方向。
這個年代,各支NBA球隊對內線還是相當重視的。
而內線球員最大的價值,莫過於禁區統治力。
你可以不會在籃下得分,但只要你的籃下防守足夠出色,就不愁沒有飯吃。
幾乎沒有自主進攻能力的本.華萊士之所以現在能在NBA混得風生水起,靠的就是他出色的內線防守。
某位年齡未知的非洲中鋒也同樣是靠著自己出色的內線防守,而三次成為全明星首發。
如果你既沒有精湛的籃下進攻技巧,又沒有出色的護框能力,在這個年代可就真就是寸步難行了。
空間型大前鋒,在2003年還不是一個流行的概念。只會投籃不會防守,可無法在NBA生存下去。
想想未來的義大利狀元巴格納尼混得有多慘,就不難想象一個內線只會投籃的下場。
於是韋恩決定,在提高自己的三分投射能力後,應該增加內線防守的能力才行。
無論是在2003年還是2020年,防守好的球員都總是最受歡迎的。
誰說3D球員是外線的專屬?韋恩偏偏就要做一個四號位上的3D球員!
但內線防守和投籃等屬性不同,這項能力的組成是十分複雜的。
就目前已經解鎖的能力來看,想成為防守大閘,那麼蓋帽、力量和內線防守這三個屬性缺一不可。
其中,韋恩的力量是急需提升的。但他目前剩餘的點數即使全投進去,力量也不會有明顯改善。
而且最近的訓練,已經讓韋恩的力量增加了1點。也就是說除了氪成長點數外,訓練也是可以提升能力值的。
由於基礎值實在太低,因此韋恩現在想靠訓練提升力量還是比較容易。
力量,是可以靠練的。幾乎所有球員進入NBA後,都會經歷一個體格變化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力量增長的過程。
即使是沙克,也是進入聯盟好幾年後才變成胖子的。
很少有球員一進入聯盟,力量就在巔峰狀態。
總體來說,力量這玩意兒,還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彌補。
但其他東西,就不是單純靠練能練出來的了。
韋恩的天賦就這麼點,如果光靠練就能成長巨星,他還要系統幹嘛?
於是韋恩決定,力量暫時先靠自己練。等實在到瓶頸練不上去了,再用成長點數去衝。
當下,還是把點數留給一些不容易練得出來的屬性。
那麼,就只剩下蓋帽和低位防守兩項了。
蓋帽和低位防守可不能混為一談,比如很多地板流內線,他們的蓋帽資料都不多,但實際防守效果卻很好。
因為他們即使無法完成封蓋,也能有效地干擾對方投籃,迫使對方打鐵。
而防守端的最終目的,本就是為了讓對方不進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