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五百七十章 戰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章 戰起 (2 / 3)

“蛇鼠一窩!”

“前兩年我就向朝廷稟報,說地方武備廢弛,那些守衛港口的將領居然還帶頭做生意!我想求朝廷撥款調人整肅軍紀,可你們怎麼說的?你們說‘天下太平,何必浪費國庫存銀’,現在又怪到我們武將身上了?”

“你...”

“夠了!”門下侍中李璟冷喝一聲,“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當務之急是抽調附近軍隊,抓緊平叛!釜山港雖然不是我國最大的港口,但也是和魏通商的開放港口之一,每日耽誤的商事還是次要,若是讓魏國因此生了惱意...你們難道不擔心自己的生意?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雖然都在表面抵制魏國的商船,但實際上自己都找人建了商隊!”

眾人一時無言,連吵得臉紅脖子粗的文官武將都安靜了下來。

高麗如今的行政機構,仿的還是中原唐朝,最高行政中樞是內史門下省,其長官門下侍中就相當於唐時的宰相,統領六部,李宗衍是個只喜歡和稀泥拉偏架的國王,國家大事自然都落到了李璟的頭上,再加上他又是李氏宗親的旁支,手裡牢牢握著實權,整個高麗,還真沒幾個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而且他說的也是實話,在場的高麗王侯將相,有幾個沒和魏國商隊眉來眼去的?自從魏國平了江南的倭患,加大了海上貿易的力度,作為最容易到達也最有市場的高麗就享受到了商路帶來的天文數字利益以及便利,以往追捧些中原器物還需要費些力氣,可如今那些精美的絲綢瓷器直接就能運送到港口,更何況大魏江南如今像是個完美的銷金窟,他們賣的是精美玩意兒,卻什麼都收,高麗不知道多少權貴自己組建了船隊,將那些不稀奇的東西運到大魏南方,掙個盆滿缽滿回來。

釜山港因為天然的地理優勢,吞吐量極大,被倭寇禍害一天,在場的權貴就多損失一大筆金銀,確實就如李璟所說,現在有什麼好吵的?不管是真心為國還是有自己的算計,都是要以收復釜山為重。

連李宗衍也知道這事的緊要性,見沒人再出聲爭論,他點了點頭,正想要下旨調撥軍隊平叛,卻被一道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

“不過說起大魏...”一位官員緊皺眉頭,似乎想到了什麼,“不知諸位還記不記得,前些日子曾經來過一批大魏使臣,提到過倭國可能會對高麗動兵?”

眾人都是一怔,然後立刻便浮現出悚然的表情來。

“你是說,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倭寇劫掠?”

“但若是倭國真的要動兵,怎麼可能只攻打一個釜山港,而且沒有繼續進攻?”

“而且高麗和倭國一向沒有摩擦...除了偶爾有些窮瘋了的倭寇跑過來,我們甚至連港口都不允許他們的商人停留,他們完全沒有進攻高麗的道理啊?”

大殿裡響起了熱烈的討論,儘管有幾個人還是因為眼下的場景結合之前魏國的提醒而感到憂心忡忡,但大多數人都還是很樂觀的,覺得這一次釜山港遇襲不過是些許倭寇的瘋狂而已,只要派兵討剿,儘快收復釜山港,一切就都會回到原來的模樣。

如果源本義或者完顏阿骨打能在這裡聽到他們的對話,或許會忍不住笑出來。

在高麗群臣都忙著寬慰自家王上的憂心時,面對對馬海峽的方向,源本義和十幾位諸侯站在一起,喝完了各自那碗象徵著盟約的酒。

倭國的亂世能不能結束不好說,但暫時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戰爭了自古以來解決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塑造外部矛盾,有高麗這麼塊肥肉在,也難怪打生打死的倭國諸侯能暫時放下彼此的成見,畢竟對於這個年代的倭人來說,搶永遠是來錢最快的法子,沒有之一。

從倭國進攻高麗,需要從最窄處寬約幾十裡的對馬海峽(今朝鮮海峽)橫渡,對馬島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臨時的補給點,上面儲存著足夠的淡水和食物,如今倭國使用的大多是平底木船,根本無法用來遠洋航行,但橫渡對馬海峽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這裡的海浪並不湍急,最大的問題在於各種各樣的暗礁。

好在還可以順流沿對馬暖流南下,憑藉著這個季節的季風避開暗礁密集的對馬海峽西側,從釜山港上岸。

想到釜山港,諸侯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熱切了起來,前些天那八千前去探路計程車卒,真的用實際斬獲驗證了開戰前源本義和那位魏國私掠船長的說法,如今的高麗軍隊,真的是毫無戰力可言!

一批守在港口做生意的人,到底是兵還是民?根據前線傳回來的訊息,當他們避開那些形同虛設的沿海烽燧警戒,在夜裡隱蔽登岸後,所看到的不是嚴陣以待的高麗軍隊,而是一群又一群在街道上流連手無寸鐵的平民!

當武士刀揮起又落下,整個釜山港幾乎沒有爆發任何像樣的抵抗,就陷入了極度的混亂當中,經歷一夜的屠殺和掠奪後,天明時分當整個釜山港都淪陷時,經過清點八千人的傷亡居然才堪堪過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