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五百七十章 戰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章 戰起 (1 / 3)

大魏的定遠元年三月,是高麗的天顯二年,因為高麗是遼國的屬國,所以年號自然是用的遼國的年號,不過大多隻用在與遼國的來往公文上,在高麗國內,自有一套用於宮廷民間的計時邏輯,也就是樂天二十一年。

這意味著李氏王朝的第七位高麗國王李宗衍登上那個位置已經二十一年了。

要說在高麗這麼個閉關鎖國自娛自樂的地方能當二十一年國王,好像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但考慮到近些年來高麗朝堂上愈演愈烈的各種黨爭風波,李宗衍能和二十幾年的稀泥,沒爆發什麼像樣的風波,好像也確實有些過人之處事實上他這個人雖然確實沒什麼政治理想,也沒什麼政治野心,但生平最擅長的便是搞平衡。

用他的話說,就是爭可以,但打起來不行,我坐在王椅上成天看你們吵架已經夠煩了,你們只要不搞出什麼影響我享受生活的事情,管你們弄出來什麼東人黨西人黨,不越線就隨便你們鬧。

於是在樂天一朝的朝堂上,經常會出現兩派臣子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擼起袖子對政敵進行什麼人身威脅之類的事情,然而身為裁判的國王卻坐在高處打瞌睡的場景,只有當任何一方試圖越過那條線比如動兵或者搞暗殺之類的,李宗衍才會睜開眼睛用李氏王朝傳承百年的底蘊強行讓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就這種湊合著過日子的場景,換在魏國或者金國早就要天下大亂了,然而在高麗卻還能平平安安熬過幾十年,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感嘆一聲真是得天獨厚的政治環境。

就這樣李宗衍還經常看著下方臉紅脖子粗的群臣感嘆,自己怎麼會在這個地方,坐這個位置,和這麼一幫人在一起他經常自詡為詩人,把寫出來的詩作拿給吵完架的眾人賞析,還讓他們和中原唐時的那些大家相比較,一般來說群臣看著那典型屬於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強行湊出來意境的詩句臉色都不怎麼好看,但為了以後的政治前途還得違心吹捧得天花亂墜,久而久之這就讓李宗衍對自己產生了某些錯誤的認知,於是在中原傳來那位靖王傳唱天下的詩詞字帖時,他經常負手賞析許久,然後直起身子笑道:

“好像有些名過其實啊,感覺和孤寫得也差不太多。”

能讓這麼個人當上國王,說明高麗的朝堂雖然折騰得厲害,但放到魏遼還真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只是李氏王朝對於高麗的掌控力度實在太大,國門封鎖又讓舉國上下很難接觸到真實的世界,久而久之一種畸形但是穩定的格局也就這麼持續下來了。

這一天的春光很明媚,開完了朝會的李宗衍回到了後宮,他想起前些日子剛剛拿到的那副字帖,琢磨著裡面那無論如何都模仿不出來的神韻,在花園裡緩慢踱步,可還沒等他琢磨出來個結果,一個宦官就匆匆忙忙跑過來,神情焦急:

“王上,王上!出大事了!”

“為何這麼慌慌張張?”李宗衍皺著眉頭,“還能出什麼大事?你這幅模樣讓旁人瞧見,成何體統?”

宦官沒敢再說話,只是把一份急報遞給了他。

下一秒李宗衍就像火燒屁股一樣跳了起來。

“大批倭人襲擊釜山港,釜山告破?!”李宗衍嗓子好像比宦官還尖利,“本國與倭國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他們瘋了?”

他翻來覆去將那急報看了許多遍,可實在找不出來下面人謊報軍情的痕跡,考慮到這種大事應該不至於開玩笑,李宗衍把剛剛關於那些書貼的思緒全拋到了腦後:

“召王公貴族和諸大臣入宮!”

李宗衍已經忘記自己上一次在朝會後再開朝會是多少年以前了,他不是個勤奮的皇帝,高麗也不需要什麼勤奮的皇帝所以那些貴族和大臣們趕到殿內時,表情都很詫異,只是當那份急報在他們手中過了一遍後,所有人的表情都變了,夾雜著某種疑惑和不可置信。

“倭人怎麼會襲擊釜山港?”有人問道,“雖然一直都有倭寇襲掠沿海,但釜山港一向屯有重兵,倭人到底是怎麼攻破釜山港的?”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釜山港淪陷了,”一位重臣凝重開口,“而傳回來的訊息只有這麼點,我們甚至連到底有多少倭人進攻都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訊息傳回來?”

“沒有,僅僅只有釜山港的急報。”

許多人肉眼可見地鬆了一口氣。

“那麼就應該只是偶然了,”有人說,“畢竟釜山港雖然告破,但倭人並沒有繼續進攻,而且倭國那邊沒有任何訊息...應該只是一些倭寇而已。”

“僅僅只是一些倭寇,便能攻破三大港之一的釜山港?”某位文官對著緊閉嘴巴的武將發難了:“你們帶的到底是什麼兵?!”

“這關我什麼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