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到了後世,幾百億元投資的專案,也是不多的。
放在任何一個省份,都算是當年最大的專案了。
但是乙烯這種化工原料是最基礎的材料之一,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乙烯其實是僅次於水泥和鋼鐵的基礎材料。
它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各種樹脂、纖維、橡膠等產品的必備原材料。
可也是它是關係到吃飯穿衣的關鍵原材料。
八十年代華夏透過“四三計劃”引進了26個專案包括13個大化肥專案、4個化纖專案和1套大乙烯專案,也就是燕山石化30萬噸乙烯聯合裝置。
這些投資算是把其他許多大專案的經費都佔據了。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投資沒有意義。
相反,這些投資都是非常必要的。
真的要重新權衡利弊一下,很可能最終的決策也還是要優先保證基礎的化工產業。
大飛機、轟炸機、驅逐艦在這些專案面前,還是得讓步。
要不然就有可能變成北極熊那樣子,重工業發展起來了,輕工業不行,問題一大堆。
“爸,你說的這些我自然是理解的。”
“我們集團現在不是很缺錢,甚至因為路虎汽車等車型在國際市場的優秀表現,我們賬戶上的現金流一直都很充沛。”
“所以這幾年我想要好好的擴大一下集團的業務範圍,把裝置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給發展起來。”
“特別是半導體產業,趁著美利堅跟我們的關係還算是不錯的時候,也藉著它們國內大力支援晶片廠家淘汰舊裝置,投資新裝置新工藝的機會。”
“從他們那邊引進一條5英寸的晶圓廠和3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裝置和封測裝置。”
“這樣子我們可以迅速的成為華夏生產工藝最先進的半導體廠家。”
“在引進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的去消化吸收它們的技術,下個階段可以自己去對工藝進行升級,對相關的裝置進行研發。”
“等到投資6英寸晶圓廠和1微米制程的新工廠的時候,就可以實現一部分裝置的國產化,一部分從國外繼續進口。”
“爭取在整個九十年代,徹底的完成晶片生產裝置和材料的國產化工作,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輝把自己的想法跟朱建生快速的說明了一下。
按照他的預測,就算是採購美利堅晶片廠家的二手裝置,5英寸晶圓廠和3微米制程的所有裝置和工廠投資也會超過2000萬美元。
在這個年代,絕對算是一個大專案了。
更加不用說藉著這個機會,寶馬汽車集團這邊需要招募大量的半導體技術人員。
這種人員基本上都是學歷不低,需要給他們解決住房、孩子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才能挖過來的。
“半導體產業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你們單純的搞晶片,也還是很不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