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不符合江輝的做事風格。
“至於在晶片製程上面,我們匯入的加工裝置,那就更是落後了。”
“好幾個工廠匯入的都是5微米制程的裝置,看起來一條產線只要三五百萬美元,很便宜的樣子。”
“如果這些裝置匯入之後,產能可以全部利用起來,倒也有一些意義。”
“畢竟不管是生產的晶片用來出口創匯,還是滿足國內工廠的需求,都是有價值的。”
“但是因為一口氣匯入了太多的二手裝置,而國內相關的產業需求又沒有上來。”
“出口創匯方面,人家對於落後的晶片需求也是在不斷的下降。”
“最終一半以上的工廠,產能都是大量的限制。”
江輝繼續說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現在面臨的問題。
其實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內半導體產業都不算落後。
但是最近十年,特別是最近五年相關部門完全不在半導體產業做重大投資。
又因為工廠利稅繳納方式的調整,各個工廠都只在乎盈利,不關注新產品研發。
所以哪怕是掙了錢,大家也是用來擴大生產規模,繼續採購二手裝置,而不是自己去研發新技術。
這麼一來,國內晶片技術水平一下就明顯落後於美利堅和東瀛了。
甚至高麗和寶島省那邊的半導體產業也快速的追趕上來,並超越了華夏這邊的表現。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不過現在我們整個國家都還處於比較困難的狀態,經費比較有限。”
“這些年都已經陸續下馬了好幾十個大專案了。”
“當年的三汽專案,不也是因為經費不足的問題下馬了嗎?”
“然後運十、光刻機、直8、遠端轟炸機、大型導彈驅逐艦等一些很重要的專案,也都因為經費不足等各種原因陸續下馬。”
“半導體產業整體經費不足,研發投入不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機部的體制內工作,對於軍工產業的許多情況都是很清楚的。
各種下馬的大專案之中,軍工專案比民用高科技專案要明顯更多。
誰都不希望這些專案下馬,但是基於當時的情況利弊分析之後做出一些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整體經費有限,有一些專案的重要度和優先度更高,肯定是優先保證這些專案的投入。
比如大乙烯專案,這種投資一家30萬噸年產能的乙烯工廠,需要的投資就要幾十億元。
這可是八十年代的幾十億元啊。
大部分人的工資都是隻有幾十元一個月的情況下,幾十億元的價值比後世幾百億元都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