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42廠裡頭頗有威望,懂技術也懂管理,不過不是很善於向上溝通,這一次重組之後被安排成為新公司工會負責人。”
“他本人肯定是不想去工會這些地方養老的,你只要跟他溝通,我相信他一定會心動。”
“實在不行,我到時候再請電子工業部那邊去做遊說工作。”
很顯然,朱建生幫忙物色的人選是嶺南半導體的總經理的候選人。
人家有專業背景,有多年的管理經驗,最是時候此時的嶺南半導體了。
“另外一個是1424江南分所的副所長陳慶祥,也是那種一門心思搞技術的人員。”
“我國的第一塊大規模積體電路,他就開始參與其中。”
“後面1424所研發的MM20型4096×1位單管單元動態隨機儲存器,也是他主持的專案,在好幾年前就獲得了定型並透過部級鑑定。”
“我覺得他比較適合擔任嶺南半導體的總工程師,負責研發和工藝上面的事情。”
“只要搞定了這兩個人,讓他們分別帶著一批技術人員過來,你們初期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就算是組建起來了。”
朱建生現在是完全把嶺南半導體當成是自己的事業來謀劃。
這些人員如果沒有內部人士去打聽,嶺南半導體想要挖人都找不到門。
現在朱建生把他們面臨的情況搞清楚了,江輝在有的放矢的去溝通一下,搞定人家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他們兩個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待了幾十年,各個主要工廠和研究所那邊,肯定都很熟悉。
接下來把挖人的事情交給他們兩個,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你那有聯絡方式嗎?”
“我等會就讓人去訂機票,親自去他們家拜訪。”
雖然江輝很忙,但是對於關鍵人才的招募上面,他還是很願意花費功夫的。
有些專家對於面子看的比較重,覺得負責人都不過來邀請自己,那就是沒有誠意。
本來想要去的,也許就不去了。
江輝不確定張少華和陳慶祥是不是這樣子的人,但是不管是不是,他都準備親自登門邀請。
這些基本的聯絡方式,朱建生那邊自然都是已經搞到了。
很快的,江輝記下相關的資訊,就開始讓周雲去訂機票。
臺積電在今年2月就已經成立,明年就開始量產生產4英寸的晶圓廠。
而嶺南半導體這邊,雖然也準備匯入4英寸晶圓廠和3微米制程的晶片生產裝置,但是一切都還沒有開始。
這要是被臺積電領先在前太多,以後嶺南半導體想要在代工市場跟人家競爭,難度就比較大了。
特別是臺積電的人員跟英特爾和德州儀器那邊的人的關係都很好,先天上就比嶺南半導體有優勢。
更加不用說伴隨著北極熊那邊的局勢的變化,美利堅那邊的一些態度也會跟著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