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按照你這麼搞也行,在許多行業的戰略發展方面,你的眼光比許多專家要強很多。”
朱建生沒有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趕緊幫忙搞一批人馬給到嶺南半導體,這才是當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和老丈人談完工作上的事情,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個飯。
第二天,朱建生就開始落實半導體人才的招募事情。
結果這一問,還真是讓他問到了不少的東西。
這段時間,電子工業部那邊正好在重組一些半導體研究所和工廠,想要在這個領域上做出點成績出來。
不過任何時候的重組,肯定都會有一些人是不如意的。
並且人員的安排也是會有一些麻煩。
“小江,這一次電子工業部那邊準備把742廠和1424研究所在江南的分所進行重組,成立微電子聯合公司。”
“兩個機構的重組,肯定不可能是讓兩個機構原本的領導都繼續成為新公司的領導。”
“有些人的職位會有所下降。”
“比如742廠的廠長會成為微電子聯合公司的總經理,但是幾名副廠長,有一些可以成為新公司的副總經理,有一些卻是隻能成為某個部門的負責人。”
“1424江南分所那邊的情況也是類似的。”
“這段時間不少人都在走關係,想要為自己謀取一個好的位置。”
“但是上級想要重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半導體產業,不是為了更好的安置人員,肯定是有一些人的位置沒有辦法得到妥善的安排。”
“我打聽了一下,有兩個關鍵人物,你可以去溝通一下。”
朝中有人好辦事。
像是這種重組的事情,在沒有正式公佈之前,外面的人是不清楚的。
至於重組過程當中一些職位安排以及背後的事情,你不是內部人士就更加不清楚了。
甚至就是742廠內部的普通員工,也不可能瞭解這些資訊。
但是朱建生只是簡單的打了幾個電話,就搞定了這些內容。
還打聽到了哪幾個人的職位安排會不順心。
這個時候,豈不就是最好的挖人時候?
“那太好了,是哪兩個關鍵人物?”
江輝沒想到老丈人的辦事效率那麼高。
自己這邊剛剛開始嶺南半導體的籌建工作,老丈人就已經把目標人選給自己了。
“一個是是742廠的副廠長,叫做張少華,是六十年代初期燕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