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寶馬汽車集團算是港資企業,不算是一機部的下屬工廠。
但是在現有的體制之下,一機部還是算寶馬汽車集團的直屬管理部門,跟一機部搞好關係,沒有任何壞處。
反正寶馬集團在許多部委人員那邊,也是已經打下了一機部的標籤。
“小江,你這是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啊。”
“這個訊息傳開了之後,估計很多工廠申請採購進口裝置的單子就會雪花一樣的飛往部裡面啊。”
鄭海明看著江輝,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
他是能夠理解江輝的做法的,畢竟寶馬汽車集團的發展速度那麼的快,不管是整車還是零部件都實現了大規模的出口創匯。
現在又還有兩款非常有潛力的新產品等待量產。
這種情況下,他們修建新的工廠,擴大現有的產線規模,這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要生產高階的產品,沒有配套的裝置是不行的。
只是寶馬汽車集團這麼一口氣採購1億多美元的裝置,其他廠家肯定是會被刺激到的。
特別不少工廠為了幾十萬美元的裝置,都已經不知道提交過多少次申請書了,但也一直沒有得到批准。
結果寶馬汽車集團的一億多美元的訂單卻是快速的插隊,全部都獲得了批准。
要說大家沒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領導,我覺得這個事情也簡單,誰能夠自己把外匯掙回來,就優先批准它們的採購申請。”
“這也是符合外匯管理局那邊的一些想法的。”
江輝這麼一說,鄭海明還真是不好反駁。
畢竟現在各個工廠申請進口裝置的時候,確實都是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話是這麼說,不過終歸還是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最好就是你們的出口創匯規模能夠儘快的實現提升。”
“我們部裡面也會最大程度的讓大家不要去討論這個話題,你們廠也不要去宣傳這方面的內容。”
低調處理這個事情,這就是鄭海明想到的應對策略。
至於否定這個裝置採購訂單,他是壓根想都沒有想。
優等生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是會受到關注的。
寶馬汽車集團不管是在出口創匯方面,還是在新技術突破方面,都是優等生中的優等生,鄭海明怎麼可能自己站出來去阻攔它的發展速度呢?
“沒問題,我們肯定會低調處理,並且這些裝置都是透過位於港城的寶馬科技採購回來的。”
“到時候就算是有些廠知道了這個事情,我們也可以說是母公司幫忙的原因。”
江輝肯定不會在細節上面去反駁鄭海明,領導的面子該給的還是要給。
搞定了一機部,剩下的關鍵就是外匯管理局了。
這方面有朱建生親自幫忙,再加上江輝之前也是在局裡面掛上了號的人物,事情倒也比較順利的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