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業內人士有關係的話,想要打聽也不是那麼的難。就比如一汽的人想要打聽二汽上個月的銷量情況,那還真是沒有什麼難度。
畢竟二汽那邊有不少人都是從一汽過去的,不是特別敏感的資訊,大家都是願意透露一下的。
人情社會,很多時候就是你幫我,我幫你。
要是別人求到你的時候,伱沒有任何的表示,那麼以後你想要求別人辦事,自然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趁著這股熱潮,大家再接再厲,爭取3月份的銷量能夠創造一個新的記錄。”
2月份是春節,再加上2月份的時間本身就比較短,想要在這個時候創造記錄,自然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從3月份開始,情況就不一樣了。
所以江輝才會給陳晨星設定3月份創造新紀錄的目標。
對於這些情況,陳晨星自然也是很清楚,“沒問題,3月份一定衝擊8000輛,爭取今年上半年的某個月能夠衝擊一下1萬輛的高目標。”
到現在為止,國內還沒有哪一款車型單月銷量可以突破1萬輛。
就算是首都汽車製造廠的BJ212或者滬上汽車的滬上牌轎車,也是不行的。
畢竟全國的汽車產量就那麼多,單月銷量過萬的車型,意味著年銷量基本上是可以過10萬的。
這麼一款車型,在華夏的影響力絕對是非常巨大的。
“銷量上去了,各個配套廠的供應也要跟上,別到時候客戶想要車,我們卻是生產不出來,那就尷尬了。”
飢餓營銷這種事,江輝覺得現在的華夏汽車市場還不需要。
寶馬汽車也沒有必要那麼快就把這種手段使用出來。
有人說八九十年代的華夏市場,其實是一個消費市場。
各種各樣的經濟高速發展,基本上都是內需的需求拉動起來的。
反倒是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增量主要是靠出口拉動的。
只是二十年一個週期,八九十年代的前二十年,華夏市場壓抑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釋放。
只要能夠生產出相關的產品,基本上都不用擔心賣不掉。
最典型的就是電視機了。
前幾年電視機真的是一臺都好難買到,所以這幾年各個工廠都紛紛引入電視機生產線,短短的幾年時間,國內的電視機產品就翻了好幾番。
今後幾年,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華夏人的電視機擁有量,也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但是這種趨勢持續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之後,就有點持續不下去了。
因為該買的基本上都買了,這些年各種產品的產能也大幅提升上去,但是國內的消費能力卻是沒有跟上節奏。
這種情況下,透過出口貿易來拉動需求,讓華夏算是又過上了十幾年的好日子。
只是以華夏那麼大的體量去搞出口,十幾年後自然把國際上的許多競爭對手給搞趴下了。
不管是從整體需求的角度,還是別人對華夏防備的角度,這條路都是沒有辦法一直持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