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二汽的話,那還有誰呢?
首汽?
也不像啊,對方壓根就沒有卡車的生產經驗,直接跳躍到洲際導彈發射車,那完全是亂彈琴。
鄭海明作為前任廠長,不可能會同意這樣子不靠譜的專案。
最終在晚上歡迎晚宴的時候,耿衛東知道首都理工大學那邊在搞洲際導彈發射車,同時也知道部裡面對於一汽和二汽的表現不是很滿意。
這讓他也感受到了壓力。
等鄭海明離開一汽,他立馬就在內部召開另一個高層的會議。
這個會議主要就是兩個主題,第一個就是CA141要儘快的投產,不能拖到1986年了,要不然黃花菜都涼了。
第二個主題就是找一家國際汽車巨頭,快速的形成合作,推出屬於它們的轎車。
在軍工行業搞不過人家,那麼耿衛東就想著在民用汽車領域做大做強。
到時候大家的臉面上也好看。
而藉著跟國際汽車巨頭合作的機會,到時候學到的技術再用到一汽自己的轎車產品上面,開發出屬於它們自己的轎車產品。
到時候一汽的日子肯定就不會那麼的難過了。
一汽這邊感受到了壓力,二汽和滬上汽車那邊肯定也不例外。
一時之間,大家都加快了自身改革的力度,想要在汽車行業內搞出點事情出來。
而始作俑者的江輝,這個時候卻是待在首都理工大學,跟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的教授們討論著洲際導彈發射車的設計方案。
雖然之前提供了外觀的構想圖,但是要把它落實到每一個零件上面,顯然還是需要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哪怕是首都理工大學各個學院都全力的支援這個專案,最終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
“廠長,聽說一汽那邊下個月安排了代表團去德意志考察,準備跟大眾汽車合作組建一家合資公司生產轎車。”
“滬上汽車那邊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很可能今年內就會有一些動作出來。”
魏蜀吳現在是朝陽摩托車製造廠的辦公室副主任。
主任這個位置現在是空著的,相當於他在全面負責相關的工作。
擔任這個職位之後,魏蜀吳也很清楚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