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北極熊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從首都附近地區直接飛往遠東的島嶼。”
“這個發射畫面在不少外媒的報紙上是能夠找到的,其中搭載這枚導彈的發射車是一輛8軸的導彈發射車。”
“這樣子的導彈發射車,要是交給你們一汽來負責,你有信心在多少年內搞出來?”
看到耿衛東那自信的樣子,鄭海明直接放了一個大招。
他很清楚就以一汽現在的技術底蘊,就是給對方二十年的時間,它們也搞不出這樣子的導彈發射車出來。
更加不用說比8軸更加複雜的12軸的產品,估計一汽上下連線這樣子專案的勇氣都沒有。
“領導,您這個比喻舉的實在是……”
“這就相當於問我們的航天部門,什麼時候能夠生產出太空梭出來一樣,誰也沒有辦法給出答案啊。”
“像是洲際導彈的發射車,現在就連美利堅人都搞不出來,全世界也就北極熊這個軍事大國有這樣子的變態產品。”
“8軸就意味著每一個軸都能轉向,底盤的設計絕對是超級複雜的。”
“稍微哪一個零件沒有設計好,車輛在某種狀態的時候就會出現零件干涉的場面。”
耿衛東覺得鄭海明這是在故意為難一汽。
美利堅人都搞不定的事情,一汽怎麼可能搞得定?
“美利堅人最終放棄了導彈發射車,那是因為人家有強大的海軍,可以從核潛艇上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沒有必要選擇導彈發射車。”
鄭海明直接就把耿衛東的理由給捅破了。
然後他還進一步的說道:“你們一汽做不到,並不表示其他人也做不到,希望一汽作為華夏汽車行業的長子,能夠奮勇向前,不要躺在功勞簿上。”
一般領導考察都不會直接說什麼重話,鄭海明這麼說,已經算是比較嚴厲的指責了。
耿衛東這個時候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指不定剛剛說的導彈發射車,真的有某個工廠在搞
難道是二汽?
不可能,要是二汽的話,自己不可能一點訊息都沒有聽到過。
畢竟二汽的建設人員,大部分都是從一汽這邊抽調過去的,甚至二汽的第一款產品,都是一汽這邊設計好之後,對方稍微改了改,拿過去生產使用的。
這種情況下,不說對方沒有這方面的實力,就算是有,自己也能聽到一些相關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