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判的時候可以重點強調一下我們在這方面的訴求,其他方面的條件可以適當的放鬆一下。”
鄭海明和陳奇兩個很快就達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路,準備下一步重點推進這方的事項。
……
對於朝陽摩托車製造廠的人來說,合資之後大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工資上漲了。
為了收攏人心,把反對的意見壓縮到最小的狀態,所有人的工資又上漲了5元錢。
對於工人來說,這個漲幅非常不錯了。
許多人一個月也就30來塊錢的工資。
而對於江輝來說,每個人每個月上漲5元,一個月也就多了一千多元的支出,一年也就不到兩萬塊錢人民幣。
相比未來可能實現的收益,這點錢不算什麼。
要是折騰了一頓,一年連幾十萬都掙不到,那折騰什麼呢?
“廠長,這就是寶馬科技那邊提供的新款摩托車?”
李子富看著江輝辦公桌上一大摞的圖紙,其中最顯眼的位置就是一張外觀圖。
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待,這輛摩托車的外觀普普通通,沒有什麼衝擊力。
但是放在這個年代,還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
江輝是在後世本田70摩托車,也就是國內經典的嘉陵本田70的同系列產品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最佳化和調整。
這款摩托車整車整備質量只有70公斤,江輝直接給它起的名字就叫做寶馬70。
相比後面嘉陵本田70這款摩托車80公斤的整備質量,整整輕了10公斤。
當然了,在發動機動力方面,絕對不會同步的下降,而是保持了相同的水平。
這樣子可以確保寶馬70的最大載重達到160kg。
在沒有太多胖子的年代,基本上可以滿足三個成年人的乘坐需求了。
並且這還是官方標註的最大載重量,實際上你就是載重去到200公斤,車子也還是能夠正常騎的,只不過各種零部件的耗損會加快。
發動機採用的是單缸風冷四衝程發動機,最大功率超過3.3千瓦。
為了減輕重量,寶馬70設計的很簡潔,製造成本也可以進一步的下降。
“沒錯,這款寶馬70就是廠裡面接下來重點推進的專案,我們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雖然有不少設計理念都是抄襲了本田70,但也是做了一些改變,並且抄的也是人家現在還沒有量產的款式,自然沒有什麼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