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摩托車製造廠成為了中外合資經營工廠。
這個事情不大不小也算是首都地區的一個新聞。
特別是聽說有港城的企業願意拿出自己的新款摩托車技術和裝置等投入到朝陽摩托車製造廠,這更是讓許多人都對合資開始感興趣。
“廠長,我覺得跟AMC那邊的談判,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對方跟我們合資的意願還是比較強烈的。”
陳奇作為首都汽車製造廠裡頭最關注江輝動靜的一批人,自然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朝陽摩托車製造廠成為合資公司的事情。
這讓他的心也變得癢癢的。
首都汽車製造廠現在雖然有新款BJ212之後,發展勢頭非常的不錯。
但是如果能夠跟AMC,甚至是跟通用汽車合資,匯入新的產品的話,那麼在國內的影響力就會更上一層樓。
指不定到時候一汽都得排在他們廠後面吃灰呢。
“嗯,這一次我們主動的給對方發一個邀請函,請他們過來再商討一下合作的細節。”
“只要他們願意出新車型的各種技術資料,並提供相關的裝置和資金,我們原則上同意跟他們合資修建一家汽車廠。”
鄭海明自然很清楚陳奇為什麼那麼積極的去推動合資公司的事情。
雖然他明年就要正式的離開首都汽車製造廠,進入到一機部任職。
但是首都汽車製造廠的發展,肯定也是仍然屬於他關心的事情。
“提供技術資料,我倒是覺得對方應該會同意,但是之前他們希望我們直接從美利堅進口零件來組裝車型,這樣子會耗費大量的外匯,跟國內的汽車車廠比起來,就會顯得沒有競爭力。”
“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最好就是一開始就是請他們支援我們推動零件國產化的事情。”
“利用我們現有的配套工廠去生產他們新車型上面的零件,只要能夠把大分部的零件都實現本土化生產,那麼雙方的合作就變得非常有前景。”
陳奇這兩年也算是瞭解了一番全球主要汽車企業對於進入到華夏的一些想法。
對於大部分的廠家來說,初期都是希望以零件進口,組裝本土化的方式來生產車型。
這樣子可以最大程度的縮短中間的準備時間,讓新車型儘快的上市銷售,從而實現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要是華夏不缺外匯的話,這個方案倒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後世華夏汽車產業走向全世界的時候,基本上也是採取類似的方案,先建設組裝工廠,然後再慢慢的擴大本土化生產的規模。
但是現在的華夏,缺外匯都要缺瘋了。
一輛車需要進口的各種零件,隨隨便便也要去到幾千美元,甚至一兩萬美元。
這麼高的進口金額,一年要是生產一萬輛汽車,那不得把外匯儲備都給消耗光了?
想一想,陳奇也知道這個方案是得不到相關方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