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車雪佛蘭皮卡更是有非常久遠的歷史。
早在1918年,雪佛蘭就開啟了屬於它的皮卡時代。
Series 490型卡車可以讓使用者自由選擇敞開式卡車或者是封閉式貨車的不同造型,滿足了多種需求。
&neoCarrier的誕生,轉變了皮卡的定義。
原本用來幹粗活的皮卡,在外形和內飾上都大膽採用了很多當時轎車上才會用到的元素,具有很高的外觀辨識度。
它第一次向人們證明,皮卡不僅可以實用,而且兼顧舒適並且很漂亮。
1969年款的C10皮卡更堪稱是高效能皮卡的“先驅”,滿足了消費者對高效能和皮卡車型的雙重追求。
之後,雪佛蘭還相繼推出了搭載7.4L發動機的El&nino SS 454皮卡,擁有6.0L V8發動機的Silverado SS皮卡等車型,滿足人們對效能的追求。
可以說雪佛蘭一直都很努力,只是從結果上來說,最近幾年北美市場的皮卡銷售冠軍一直都不是雪佛蘭,而是福特。
甚至豐田汽車的皮卡也開始快速的搶佔市場,這給通用汽車帶來了挺大的壓力。
奧斯丁也是一直想要在這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只是按照他之前瞭解到的資訊,華夏基本上是沒有皮卡市場的,所以他覺得江輝應該是不擅長皮卡的設計,所以從來沒有跟江輝提出希望幫忙設計皮卡的事情。
沒想到這一次江輝主動的要為雪佛蘭品牌設計一款皮卡。
這一下就讓奧斯丁多了不少的期待。
“皮卡在美利堅汽車文化之中,確實是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它在美利堅汽車的發展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幕後走到臺前,從滿足基本需求的工具車變為如今美利堅人民追求享受、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成為美利堅夢和美利堅精神的縮影之一。”
“不過,皮卡在美利堅的設計理念跟其他的車型不大一樣哦。”
雖然奧斯丁對江輝很有信心,但還是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他,讓他充分的考慮到美利堅皮卡市場的特殊性,甚至是美利堅汽車設計文化的特殊性。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美式汽車文化的含義,那一定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不同於日系車想要提升動力往往要經過發動機強化—增加渦輪—改善散熱—調整電腦—重新設計整車空氣動力學等等一系列謹慎的論證。
而相比之下美系車的解決方案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更大排量的發動機放入機艙。
如果不滿足,就加一個足夠大的機械渦輪增壓。
美式皮卡也是同樣的理念。
想要居家?那就把乘坐空間做大!
想要裝載?那就直接加個尾箱。
再配合美式V8發動機的強勁動力,簡直是行走美利堅最好的裝備。
這些特點讓皮卡有極大的拓展性與實用性,直到後世,皮卡車型依舊是全美汽車市場中最暢銷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