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和收益肯定是要有一定的匹配性,才會有人有這個積極性去承包工廠。”
“還是拿剛剛的那個工廠來做比喻,如果有人承包了這個工廠之後,不僅扭虧為盈,還盈利了50萬元。”
“那麼扣除了繳納給上級部門的利潤指標,再扣除發放給工人們的額外獎金和福利,他自己至少也還能有幾萬元,甚至是十幾萬元的收益。”
“這種巨大的收益,是工作一輩子都不可能獲得的。”
江輝這麼一說,秦浩忍不住有點擔心的說道:“這要是一個人依靠國家的工廠獲得了那麼多的錢,豈不是跟資本家一樣了?”
“很多人可能也會質疑他一個人拿走那麼多的利潤吧?”
不得不說,秦浩作為汽車局的局長,看問題還是看的很透徹的。
他一下就說到了問題的關鍵點上。
這種他擔憂的局面,幾乎一定是會出現的。
“秦局您真是眼光如炬,這種情況還真是很可能發生。”
“不改革,這家工廠會一直虧損下去,看不到扭虧的希望,上級部門不僅收不到利潤,還要貼錢進去。”
“工人也得不到更好的待遇,甚至連工資都不一定能夠按時發放。”
“可是改革的話,沒搞好會被罵,搞好了又會被人扣上資本主義或者是國有資產流失、壓榨工人之類的帽子。”
“所以我們要想把這個工廠承包的方案落實下去,肯定就要做多方面的準備。”
江輝順著秦浩的話,開始往下繼續說明。
不把這個話題徹底的說破,今後自己肯定會面臨許多難題。
哪怕就是前期把情況說清楚了,真的因為承包工廠掙了大錢的時候,難免也會有人說三道四,只不過那個時候至少不用擔心被清算。
頂多就是上級部門臨時調整規則之類的,到時候看情況是不是要繼續承包咯。
“你這個多方面準備,具體是指哪些準備呢?”
秦浩對解決陷入到困境的工廠的方案非常的感興趣。
這是部裡面很多人都不敢輕易嘗試的領域,要是在自己手中得到了解決,那麼職位更進一步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到了他這個級別,想要職位上面有進一步的突破,難度可是非常高的。
如此好的契機,他肯定是不想錯過。
“首先就是我們選擇的試點工廠,確實是已經陷入到了經營的困境,並且工廠管理班子和上級部門都沒有信心扭轉局面。”
“這樣子至少不會出現有人內外勾結,故意把前景很好的工廠給做成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