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非常好,確實是需要刮骨療傷的勇氣來改革,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部裡面的領導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現在還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改革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你要是有什麼想法,可以大膽的說出來。”
“還是像我剛才說的那樣,你不需要有什麼顧慮!”
秦浩繼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江輝。
他有一種預感,自己這一次來首都汽車製造廠考察,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秦局,我覺得一機部可以考慮選擇一部分工廠作為代表,試一試跟農村的土地承包一樣,把工廠承包出去。”
“一機部每年希望工廠做大的任務,可以作為承包的前提條件明確在合同之中。”
“比如現在有一家工廠每年虧損二十萬元,一機部可以定一個要求說承包之後要求每年上繳利潤30萬元。”
“其他對於工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和產量的要求,也都是可以在合同之中進行明確。”
“這麼一來,承包人為了能夠從中獲利,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去改善工廠的經營狀況。”
“如果是產品的質量不行,他肯定就會拼命的去提升質量。”
“如果是產品的技術沒有競爭力,他就會組織廠裡的人去提升技術。”
“如果是產品沒有銷路,他肯定就會想盡辦法去把產品賣出去。”
“這種主觀能動性,不是現在的管理體制之下能夠具有的。”
江輝結合之前思考的方案,覺得現階段還是先搞承包工廠,之後再慢慢的過渡到自己開設工廠。
畢竟到現在為止,全國都還沒有任何一個正式的個體戶呢。
個人擁有工廠這種事情,在流程上還有很多的阻擾。
但是在不改變工廠的所有權的情況下,把經營權給拿出來承包,並且還是選擇那種經營虧損的工廠,這種阻力相對來說就會小很多。
畢竟要是什麼都不做,那麼工廠就會繼續虧損下去,甚至虧得更多。
這就需要上級部門不斷的往裡頭填窟窿,這肯定不是領導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承包工廠真的能夠改變這個局面,讓上級部門不僅不需要往裡頭填窟窿,還能有額外的利潤,那就不一樣了。
“按照你的這個說法,承包工廠的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豈不是非常的大,他能夠得到的好處是什麼呢?”
秦浩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判斷江輝說的這個方案到底有幾分可行性。
但是江輝既然那麼鄭重的提出了這個方案,他肯定是要好好的跟他交流一下。
萬一這個方案真的很有前途,那完全可以拿回去跟周建彙報,然後儘快的選擇一批廠家作為試點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