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BJ212最開始主要就是為了滿足部隊的需求,也算是軍車,跟你們首都工業學院車輛工程系的研究方向是吻合的。”
“這一次兩個單位聯手合作,我覺得這種合作值得大力推廣。”
鄭海明跟朱建生兩人寒暄了好一會,也跟戴福全等幾個教授和助理教授交流了一會,然後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油泥模型製作間。
江輝搞出來的外觀設計方案,也算是正式的透過了首都汽車製造廠內部的第一輪評估。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準備製作1:1的油泥模型。
不過,正當江輝在跟陳晨星、戴福全等人溝通油泥模型製作的事情的時候,首都內燃機總廠那邊由總工程師程濤帶隊,過來跟朱建生和江輝交流發動機升級換代的事情。
之前開會的時候,江輝說自己有一些提升發動機功率並降低油耗的想法,但是一直都沒有時間去跟首內的人交流。
程濤他們也想自己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自己廠內搞定這個問題。
奈何最終首內設計處的人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只好低頭選擇找朱建生和江輝了。
“朱教授,江聯絡,這一次我們可是找你們來求援了。”
程濤的姿態放的比較低,畢竟今天是過來求人的。
“程總工您客氣了,這幾天事情太多,要不我都準備去你們工廠參觀學習一下的呢。”
江輝這話也不完全是客套話。
雖然首內現在生產的發動機談不上多麼先進,但是不去現場看一看,到時候改出來的一些零件對方生產不出來,也是一個麻煩事。
後世各個車企的工程師設計零件的時候,很少會去考慮零件會不會做不出來,只會考慮效能是否符合要求。
可是在1978年的華夏,很多汽車零部件,國內真就生產不出來。
最明顯的就是電噴發動機使用的ECU(發動機控制單元),這個在全球主要就是博世、電裝、日立等幾家零部件巨頭在生產,華夏是一家能夠生產ECU的配套廠都是找不到的。
至少在短期內,江輝要是把電噴發動機給設計出來了,也是沒有辦法生產出來。
這麼一來,BJ212升級換代之後使用的發動機,肯定就還得是化油器發動機。
“我聽說改款之後的車型外觀,你們都已經設計出來了。”
“首都汽車附件廠那邊有不少零件也已經有明確的開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