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章獻明肅皇太后> 第268章:追殺(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8章:追殺(6) (2 / 3)

李昉獨相不久就是雍熙北伐,太宗與親信控制樞密院的決策中書無法過問,李昉也難有作為。

但就在這種情勢下,他大膽上書反對北伐;甚至將太宗比為隋煬帝。

北伐失敗,宋太宗也沒有立即降罪於李昉。端拱元年(988年),有個好事的布衣叫做翟馬周的擊登聞鼓上書;說李昉在北寇入邊之際不憂邊事,列置女樂賦詩飲酒;強烈要求嚴肅處理。

宋太宗便將其罷相,讓他做了北征失敗的替罪羊。

時薛居正已經故去,沈倫年邁在家休養;盧多遜、趙普、宋琪、李昉、呂蒙正、張齊賢、呂端這幾個先後做過宰相的人都在朝班。

上朝一般是在早晨時節,可宋太宗現在上的是午朝;時間是晌午之後。

宋太宗上了午朝,見盧多遜率先手執笏板站在前面;將丹墀的文武大臣掃視一番,鬱鬱寡歡地在垂拱殿的龍椅上打坐下來。

垂拱殿是宋太宗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室內的寶座、屏風等陳設並非宋太祖時期的原貌,而是太平興國5年(公元980年根據皇帝的旨意重新設計製作的。

在殿內正中北側是二尺多高的紅漆木製地坪,前三側二共五組臺階,周圍是仿石雕式樣的欄板和望柱;這種地坪古代稱為“陛”。

因為官員們見皇帝時都要跪在下面,所以才口稱“陛下”。

在陛上後部又有一類似“殿中之殿”的“堂”全部木製外罩金漆彩繪,加飾行龍、獸面等精美雕刻並保持與殿內外原有裝飾風格基本一致。

其上方的“正大光明”金色字匾是宋太宗親自書寫的,宋太宗一直對自己不是正常登基被人詬病而心存芥蒂;因此才對兄長宋太祖打坐過的垂拱殿重新進行裝修和改造。

僅從這一點,便就反映出趙光義心中的空虛。

垂拱殿重新裝修後的寶座、屏風各以九條龍作為主要裝飾,全部罩以金漆;體現其惟一的使用者——皇帝的無上尊嚴。

陳設在龍椅前後的鶴式燭臺、燻爐、塔式香亭等,專用於皇帝御座周圍,既為薰香之用;也有驅邪諏古的寓意,使得“真龍天子”臨朝理政之處更具有莊嚴神聖的氣氛。

北宋汴京皇宮的正殿叫做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大慶殿之南是中央政府辦公機關二者之間有門樓相隔。

大慶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

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

紫宸、垂拱之間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宮中的宴殿為集英殿、昇平樓。後宮有皇帝的寢殿數座,其中宋太祖趙匡胤住的是福寧宮,除后妃的殿宇外,後宮中尚有池、閣、亭、臺等娛樂之處。

延福宮是相對獨立的一處宮區,在宮城之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