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洞主的目光四掃一週後定睛在劉敏這邊,劉敏和洞主的目光交織一起;紅衣洞主卻迅速避開來。
紅衣洞主把投向劉敏的目光避開來後看向前方,對臺下善男信女喊了一聲:“今日本洞教授大家紡紗、織錦各樣技藝!”
劉敏瞠目:紅衣洞主親自傳授紡紗、織錦技藝,還真是聞所未聞的事。
劉敏二十一世紀的記憶中,被稱為中國紡織之母的黃道婆是宋末元初上海一帶人;黃道婆幼年十分悽苦,十幾歲時就被賣做童養媳;後來受不了夫家的折磨匆忙逃出,到了崖州也就是後世海南島。
黃道婆在海南島受到淳樸的村民的熱烈歡迎,學習到那裡精湛的棉紡織技術。
黃道婆在海南島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回到了故鄉烏泥涇,才發現所有的一切都變了;朝廷換了,而人們的勞作更加先進了;植棉業迅速普及人們種植出來的棉花利用效率卻很低,紡織技術也很差。
黃道婆將自己學來的紡織技術教給當地婦女,還改良了一套紡織工具;黃道婆給當地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對整個國家的紡紗效率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黃道婆畢竟比大宋開寶年間晚了二三百年,璇璣洞主能在璇璣臺上傳授織錦、紡棉技術,時間比黃道婆早了許多;她才是華夏民族的棉紡織錦先賢。
璇璣洞主開始講授蜀錦的工藝特色和流程。
蜀錦的品種繁多、傳統品種有雨絲錦、方方錦、鋪地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錦、彩暈錦等。
但大家要注意,我們是在陰陽太極圖廣場璇璣臺講授蜀錦的製作,而璇璣臺的象徵意義是前秦才女蘇若蘭;蘇若蘭製作的璇璣圖是我們製作蜀錦參照的樣本。
劉敏聆聽著璇璣洞主的釋講,心中騰起難能平靜的潮波:璇璣洞主果然將前秦才女蘇蕙作為樣板樹立這地方,給遴選來的男女學員傳授蜀錦製作工藝。
劉敏神情亢奮地思索著,璇璣洞主的宣講聲又亮亮地響起來:
要完成一件蜀錦作品從程式上說,主要需經歷初稿設計、定稿、點意匠、挑花結本、裝機、織造等幾個重要過程;每一道程式又涉及到很多獨特的技藝,但大家要嚴把這麼幾道工序:
第一步是練染工藝,包括練絲和染色等工序。
第二步是紋制工藝,包括紋樣設計、配色、挑花結本、上機裝吊等工序。
第三步是織造工藝,包括織前準備(經緯線加工和上機織造兩個部分。
蜀錦大多以經向彩條為基礎起彩,並彩條添花,其圖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質地堅韌而豐滿,紋樣風格秀麗,配色典雅不俗……
劉敏聽得如醉如痴,火爺爺急急火火從那邊走過來;見劉敏凝視著璇璣臺上的璇璣洞主聽得入迷,便就在她肩膀上重重拍了一把喊道:“么妹兒!”。
劉敏被火爺爺一把拍靈性,痴呆呆凝視著他道:“火爺爺你上哪去了,敏子正在這兒聆聽璇璣洞主講解織錦的工藝哩!”
火爺爺神神叨叨地拽了劉敏一把道:“敏子,我們借個地方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