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周道的雞舍建好了,類似後世的養雞場,共建了兩處,隔開有幾十丈,這是儘量避免雞瘟傳染,這點兒距離也許不起什麼作用,但他的地盤就只有這麼大。
每處雞舍都圈了一個不大的院子,雞有一些活動的空間,也算是生態養雞了。
不少鄉鄰都來看稀奇,驚訝於這麼大的雞舍
“一次怕是得養幾百只雞是吧?”
“這周公子作啥事都有些古怪”,
“這專門養雞的還是頭次見”,
“養這麼多咋賣得掉?”周道笑容可掬也不多作解釋,現在還只是雞苗,到時候怎麼賣他自有打算。
說來也簡單,他這裡靠著碼頭,上游有資陽縣城,下游可到資州城,都不算遠,運費完全可以承受。
再說本地也是個集鎮,多少能消化點。周道這裡除了做飯,做清潔是找的婆子而外,其餘的全是男人,一般優先找壯實的漢子。
兩處雞舍分別搭了棚子,夜裡有人在這兒睡覺值守。
“要說周公子此人還是太精明瞭”,
“此話怎講啊?”鎮上的幾個老頭兒議論著,
“他連雞糞的主意都要打,雞屎挑糠。”
“虧他想得出!”
“聽說是五挑雞糞換一擔糠,或是換作人不能吃的菜葉菜邦子,你就看他算得多精!雞糞有人拉走,雞也有吃的。”
“就是,這咋看也不像是個書生,這麼點兒蠅頭小利也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