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客艙問題交給我負責!”
貝蒂畢竟是老牌乘務長,很快就從恐慌的心態中調整回來。
艙門關閉,駕駛室內又剩下顧幾與博爾頓兩個人。
博爾頓緊握操縱桿。
“時間。”
“還剩8分鐘,我們現在處在墨西哥高原中段,為山間高原盆地帶,以草原氣候為主,平均海拔2000米,東部有西馬德雷山脈阻擋,山林地形,地勢不平,所以我們不能偏西,要想辦法找一片平緩的草原,最好是公路。”
顧幾快速瀏覽著地形圖。
此時的高度,透過駕駛艙風擋玻璃,已經能看到地面,一片遼闊的綠色高原,地勢微微起伏,整個大地都被綠油油的樹木覆蓋著,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
可這片“美景”對於兩人來說,卻充滿了危險。
在飛機進行山地迫降的時候,這些樹木就相當於在高速公路上扔釘子,會瞬間破壞降落姿態,將機身分割得支離破碎。
“亞森先生,你看到草原了麼?”
“沒有。”
“時間。”
“5分鐘。”
“我好像看到了一條河流……”
順著博爾頓目光的方向,在機身西側,顧幾看到了一條蜿蜒曲折的棕色反光絲帶,沒錯,這是一條在山林中的河流。
“博爾頓,你想進行水上迫降?”
“這是最後的辦法了。”
博爾頓的語氣非常沉重。
水上迫降,聽起來似乎有不小的可行性,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容易。
民航有句話叫做“寧在山上拍,不在水上拍”,水上迫降的難度可見一斑。在世界範圍內,嘗試進行水上迫降的飛機不在少數,但是最好真正安全完成的,卻只有一例。
完成這例水上迫降壯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薩利機長。
要知道,薩利機長迫降的哈德遜河是美國紐約州主要航道,裡面可以通商船,水域寬廣,且迫降時是冬季,河流流量處於最低狀態,水流平緩。
而眼下他們對這條陌生河流完全不瞭解,寬度、深度、地勢高低落差、水流是否湍急。
就在顧幾準備開口勸阻時。
博爾頓卻從兜裡掏出了手機,滑亮螢幕,屏保是他與一名年輕女孩的合照,滿眼不捨地撫摸著女孩的臉蛋,“亞森先生,我們賭一把吧,按我的方案來,和河道保持平行,慢慢降落,保持水平,好麼?”
“等等!博爾頓,我發現了空地!”
就在他下定必死的決心時,顧幾突然高撥出聲。
博爾頓抬起頭,果真看到河流偏東不遠的位置,有一片暴露在山林中央的橢圓形草原,從比例大小來看,足夠他們完成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