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即便只是士官的史今,也能夠參與到營指揮體系中,在合成營這個級別,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才能為以後進入更高指揮部,提前埋下最堅實的基礎。
士官的上限比軍官要低很多,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搭把手,史今以後必然跟不上陳軍和高城的步伐。
史今絕對算得上組織型人才,掉出頭部隊伍也太可惜了。
相比於營部註定的血雨腥風,下面五個連的合成營戰士挑選,正好和營部形成了鮮明對比。
全士官營需要整個t師來支援,等於是需要從其他團弄人過來,成全七零二團的合成營。
而且只要最優秀計程車官。
恐怕沒哪個團長會願意!
王團長就是鮮明的例子,鐵路帶著命令過來要人,他甚至一個都不想放,更別提是最優秀的戰士。
王團長如此,其他團長也一樣。
哪怕到時候有集團軍的命令,空手板去要人估計也夠嗆。
俗話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要是其他團的團長不願意,哪怕有命令實際上也頂不了大作用,他們有一萬個辦法來規避。
隨便在裡面耍點什麼小把戲,到時候難受的只會是合成營。
怎麼從其他團成功要到人,而且是拿出最優秀計程車官,難度係數不小,必然是一場挑戰。
陳軍想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也一直在思考著有效的解決辦法。
只是目前還沒有頭緒!
好在距離第二階段時間還很充裕,陳軍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第二階段的預計時間為一個月,到時候軍區會專門派人下來協助,在一個月時間裡完成人員調配工作。
在第二階段把需要的人湊齊,加上第一階段的物資和營區前期準備,第三階段的工作就能夠順利展開。
訓練,訓練,還是訓練。
這就是第三階段工作的唯一!
合成營能不能夠最終成為正式編,就看這第三階段的營級合同戰術,能不能夠真正形成戰鬥力。
這也是整個合成營組建過程中,最為關鍵重要的核心階段。
因此這個階段的時間很長,上面給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訓練,讓合成營能夠把戰鬥力最大化。
等一年的訓練結束之後,合成營組建時間將達到十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