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7 (2 / 2)

山口城並不像一般仴城建在山上,而是建在佐波川東岸的山口平原。和京都一樣,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看起來和大康城邑一模一樣。城牆高大堅固,城內的街坊橫平豎直,正南正北。周訪國府在城北,城外是連綿的城下町,一直延伸到佐波川河港。

山口城,幾乎就是千年前長安城的翻版,當然規模要小的多。城內一樣有東市和西市,這兩個巨大市場就是整個西仴的貿易中心,連結堺城和大康、芶麗的大宗貨物中繼站。

天公作美,到山口城的這天雨收天晴,崇文帶著徐海和來財牛漫步在山口城街頭,似乎聞到了千年前大唐的氣息。

不過城內仴人卻沒有崇文那麼深沉的懷古之心,雖說山口人見過不少大康海商,並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但是他們三個實在是雄壯,尤其是來財牛山一樣的身板,路人無不側目,不少孩子被嚇哭了,讓三人有些不大不小的尷尬。

崇文也不著急,先在東西兩市閒逛了半天。他發現這裡的康商很少,芶麗商人卻很多,主要售賣芶麗參、芶麗布、芶麗弓、皮貨、芶麗泡菜等貨物,他還在這裡見到了經營毛氈織毯的回商,經營各類香料的蠻商,讓三人大為驚奇。

在西市飯鋪用了味增湯,三人又溜達了一陣,日頭已經偏西,崇文等才離開了西市,走馬觀花也不過轉了兩市三成不到。

三人沿著朱雀大街一直向北,走到了北城周訪國府,值宿的武士攔住去路,一頓大呼小叫。崇文微微一笑,取出一串佛珠,遞到那武士手上,說道:“拜託這位大人通報一聲,就說堺城四天王寺的朋友來訪。”

那武士接過佛珠觀看,知道這東西不是凡品,面露驚異之色。抬起頭來,上下打量著三個雄壯康人,最終目光落到了崇文的一文字佩刀上。這是大內家孫三郎佩刀,大內武士無人不知,不知道為何落到了此人手裡。

不過這武士甚是沉穩,並不出口相詢,只是肅手相請。

這周訪國府是仿唐建築,講究的是格局闊大,不似一般仴人宅邸矮小精緻。府門西側有門鼓,東側有門塾,供訪客歇息等候。

那武士把崇文三人帶進門塾,說道:“在下大內家臣平井巖太,請稍侯片刻,失禮了。”

崇文說道:“無妨,平井大人請便。”

平井巖太又行了一個頷首禮,才轉身進府邸通報。

門塾不大,卻隔絕了外面的鬧市,春光從紙門照進來,並不顯得陰暗。崇文盤膝坐在一個蒲墊上,左手很自然的按住刀柄,神態安然。徐海和來財牛不習慣席地而坐,負手站在他身後,呼吸卻有一些急促。

不一刻,平井巖太回到門塾,說道:“少輔大人相請,請跟我來吧。”

崇文起身,大康三豪跟著大內家臣向府中走去。國府內第一進是正堂所在,龐大的庭院中種植著紅松,龍爪槐,夏桔花在春光中盛開。長廊連線著建築四周的迴廊,頗為闊大,不過這裡是節日祭祀,接待貴客的所在,處理日常政務是在二堂。

沿著木製長廊,幾個人曲曲折折走到二堂迴廊上。這裡的規制比正堂略小,兩側有一排排廂房,那是國府吏員的公廨和文件所,二堂才是大內氏真正的統治中心。

幾個人沿著迴廊走到二堂正門,平井巖太將徐海和來財牛請到一側的警嗶室暫候,然後才領著崇文一轉身,走進二堂之內。

二堂正位上坐著一個30歲左右的武士,是個粗壯的漢子,絡腮鬍須,梳著若眾髻,身穿三紋字武士服,蜀錦羽織,肋下雙插。

他側後方跪坐著一個小姓,執著大內持世的金色馬標。

另一個年輕些的武士在西側下首侍坐,看眉眼和上首那武士有幾分相似,看來這是兄弟兩個。崇文猜測,年輕的這個可能是大內義弘次子,孫次郎大內持盛。上首那個絡腮鬍子,當然就是刑部少輔,周訪權介大內持世了。

平井巖太請崇文登堂,自己轉到迴廊,盤膝坐在門廊警戒,從堂上已經看不到了。崇文按照仴禮,在客位盤膝而坐,躬身行禮道:“在下龍王島大出海,與令尊大人在琾城四天王寺有過一面之緣,今日又蒙少輔大人相見,幸何如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