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那位華僑還是嚴重不滿足,人家說,要達到每天三百萬噸物資的吞吐能力。
三百萬噸!
公路運輸已經達到極限,如今在消耗了十數萬噸炸藥之後,牛崖谷周邊的公路已經被擴充套件到極限,十條水泥公路每天不停的向外運輸物資,真的沒辦法擴張了。
為此,負責運輸的參謀長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辦法,最後只能將方法想到鐵路上了。
他很早就做過設計,還請專業人員去實地考察路線,設計圖早就準備好了,而且連火車站選址都預先準備好了,每天五百輛火車發車能力,那麼每天就是一百萬噸物資的運輸能力。
“初期我已經做了一點準備工作,只需要鋪設鐵路就好”
隨後眾人開始詳細的論證,決定擴建兩千萬人的兵民隊伍之後,人力的優勢能夠彌補很多問題,雖然缺乏機械裝置,連剷車都沒有幾輛,但是一輛剷車不就是比得上一百個人麼?那就直接上一百個人吧。遇到大地域需要挖掘,直接炸藥吧!
反正炸咱藥多。
······
晉西北,一個根據地內。
密密麻麻的人流湧動,同時還有密密麻麻的騾子馬車川流不息,馬車上滿是各種物資,水泥、木材、鋼鐵,極目望去,遍地都是湧動的人群,還有大量正在建設的房屋。
粗略估計,這裡有十幾萬人同時工作。
視線向遠處的五公里外的公路延伸,一輛輛粗狂的拖拉機駝運著一卡車物資向這處地域駛過來,它們留下滿車斗的物資之後就急忙向後駛去,趕著去運輸下一趟物資。
在人流中,一個人將手裡一擔子黃土卸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看著四周的人群,他心裡嘆了一口氣。
他的本命叫小林則二,大日本帝國特高科間諜,半個月前隨著一群難民從沿海地區來到這裡,被組織起來建設這處地域。
按照他們的宣傳,建設家園。
看著四周乾的熱火朝天的人們,他表情難掩沮喪。
“林二,怎麼了?”
旁邊,一個和他一起過來的人關切的問道。
說話的是個漢子,儘管臉上滿是汗水,但難掩笑容。
漢子老家是沿海人,他們是一起從沿海省份過來的,鬼子如今在大肆搜刮,見到糧食就搶,根本不給人活路,不得已,他們只能拖家帶口在游擊隊的掩護下向根據地轉移,原本漢子以為根據地內的生活很艱苦,但事實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一家五口人,三個孩子,以及老婆一起過來,剛來時他慌得很,雖然他用小推車帶了不少東西,但是即便一路上省吃儉用,吃的基本一點都沒有了,但剛到根據地邊緣,就直接被分配了一百斤糧食,大米和玉米麵,慌亂瞬間就安定了下來。
戰爭時期,糧食最能讓人心安。
隨後便是跟著難民隊伍一起轉移到這裡幹活,乘坐馬車,乘坐汽車,期間小推車被丟了,因為是個累贅,同樣丟了的還有一身的破亂衣物和破爛棉被。
如今他身上是軍隊發放的棉花和布匹,在經過他媳婦縫製的新衣服,保暖還厚實,剩下的還縫製了好幾床被子。居住的則是有一種奇怪的布打成的帳篷,也很保暖,兩層疊在一起,一點風都吹不進去,再加上那厚實的棉被,即便這裡夜間冷的打霜,一家人聚在一起,也一點都不覺得冷。
他們一家五口,除開每天照顧三歲小孩子的八歲二娃,大娃也跟著一起來幹活了,至於吃的,每個月他們能領到三百五十斤糧食,哪怕家裡有三口大勞力猛吃,也足夠了,他們來到這裡已經三個月了,漢子家裡甚至還多出了一百多斤糧食。
而且,新建的是他們未來居住的房屋,水泥砂漿,燒製的青磚,一定很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