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綏西路靖邊兵備道的防區,雖然有張孟金等人的活躍,治安得到迅速的穩定。之後只要大雪不再覆蓋道路,商賈就能得到恢復。到時候外地的餉銀和商人的糧食運到,西路的人心就能完全平復下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南邊又傳來了壞訊息。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乙丑),降丁白柳溪聚眾千餘人突攻甘泉,河西道張允登、知縣郭永固督率軍民守禦。城中饑民開門延賊,遂不能拒。甘泉披掠一空,並劫去允登所解餉銀一萬八千兩。(注一)
白柳溪是上天猴的餘黨,被楊鶴招撫安置在鄜州。此次官軍餉銀被劫,甘泉又被劫掠一空。陝西的大部分官員,再次批判起之前楊鶴的招撫政策。洪承疇驚聞事變,急忙調動王承恩的部隊南下,而洪承疇則是親自率領四百餘人趕向甘泉。(注二)
在原來的歷史上,甘泉的賊寇是害怕安塞的官軍會就此南下,所以才選擇了迅速撤離甘泉。而本時空因為張孟誠這隻小蝴蝶,安塞的譚雄部眾早就被清除,官軍此時在安塞並沒有什麼人馬。
所以甘泉的流賊更是大肆搶掠了一番,之後才慢悠悠的撤出了甘泉縣城。然而這次反應更慢的官軍,還是沒能追回被搶掠的餉銀。
押解軍餉的張允登陣亡,分巡河西道出現空缺。朝廷不得不選出官員重新上任,儘快入駐鄜州,管理起鄜州、膚施、甘泉、延長、延川、洛川、宜川、中部和宜君,總計八縣一州的廣闊防區。河南人葉廷桂會在之後赴任,為他以後的晉升開始賺取資歷。(注三)
而對於寧塞的張孟金來說,甘泉縣的餉銀被劫是個糟糕透頂的訊息。他們一夥的戰功賞銀,多半也被劫走了。而剛剛安撫好的寧塞降丁,又需要張孟金和蔡矮子兩人費心安撫。接連派去老巢討糧的行為,在兩人的老巢裡已經引起了一些不滿。
如果說以上已經足夠讓人煩心,還有一些其他張孟金不知道的事情,就幸好沒讓他得知了。靖邊兵備道戴君恩以餉銀被劫,人心不穩為由。暫時打消了三邊總督洪承疇和延綏巡撫張福臻兩人,將張孟金等人劃歸自己麾下的想法。所以張孟金在武官的道路上,在不知不覺間繞上了一點遠路。
“孟金兄弟,我們寨子裡最近收了不少人,已經沒有那麼多糧食了。秀才教我們寨子種的番薯和土豆倒是有一些,我們寨子裡咬咬牙可以擠出來幾百石。至於麥粟就只能由你們寨子想想辦法,你也知道我們艾蒿巔種糧食不像你們金鼎山那麼方便。”
此時寧塞的兩個實權人物,同時也是兩大降丁的張、蔡兩人,正在商議如何分攤寧塞需要的糧食。前土寇蔡矮子率先開始吐苦水,表示自己的寨子裡已經無法籌集更多糧食。眼下的困境,只能由對方多承擔一些。
而前大盜混天猴,自然不願意把自家寨子裡珍貴的麥粟,都搬出來填補這個窟窿。所以他也擺著一副苦臉說道:“老蔡你是不知道,昨日我才剛收到孟誠傳來的訊息。因為我們金鼎山的糧食不夠,寨子裡又餓死了不少牲口。現在連護衛山寨的騎兵隊戰馬,都餓的成為皮包骨頭了。我們寨子裡也缺糧食啊,現在寨子裡的娃子們已經啃了好長一陣子的番薯條了。”
蔡仲明看張孟金輕易不鬆口,只好換一個法子說道:“要不這樣,我們艾蒿巔前陣子,又打製出了三十頂嶄新的頭盔,也修補整理好了十五副棉甲,我再從手底下湊五副鎖子甲。我把這些都送給你們,所以就由你們金鼎山再拉三百石麥粟過來如何?”
聽到蔡矮子的建議,張孟金心裡產生了少許動搖。雖然金鼎山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寨子裡建立起了盔甲工坊,也能生產出不錯的冷鍛甲。
可是真要論產量和手藝,還是艾蒿巔的盔甲製作的更多更好。金鼎山引以為傲的冷鍛甲,在艾蒿巔諸多得意之作中也有類似的產品。
比方說,金鼎山製作的多是幾塊鐵片鉚接起來的六瓣盔。一體式的頭盔還是比較稀少的。而艾蒿巔就憑藉著自身多年積攢的熟練工匠,總是能生產出不少輕便、舒適,卻又防護力極佳的一體式頭盔。
而且艾蒿巔生產的棉甲也頗為精良,靖邊的戴君恩和張孟金的兄弟們都覺得很不錯,希望能得到一些。用戴君恩文縐縐的話來說,就是:“進退周旋毫無阻礙,甚覺輕便。此外更加以一層鐵葉,一切火銃無有貫入之理。”
雖然這話多少有些誇張,可是張孟金曾經用自家寨子裡的鳥銃試射過,不走近一點確實無法建功。若是再內穿一副精製的鎖子甲,那防禦力將是相當驚人了。(注四)
“前陣子聽說你們搞到不少棉花,如今看來是真的了。在咱們這裡棉花不多,好日子裡可是值不少錢。不過眼下來看,還是糧食更好。但是我確實想要些棉花,要不我加上些銀子,再用寨子裡的鳥銃,和你們換些棉花。”張孟金想要些棉花,不是用來製作打仗的防具,而是準備給自家寨子裡的人添上一些新衣裳。
蔡仲明看到對方跑題,連忙將張孟金拉回話題,說道:“咱們還是先準備好堡裡的糧食,再談其他的吧。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到時候不只是降丁,就連咱們手下的弟兄們,也難免會因為缺糧而起來鬧事。你看那姓吳的,現在整天躲在官邸裡,擔心降丁們鬧事殺了他。你不想也過上那種日子吧。”
聽到對方提醒,張孟金也擺脫了棉花的誘惑。想到參將吳弘器被降丁們盯著,整日擔驚受怕的樣子,張孟金頗為不屑。他和蔡矮子手底下,合起來總共有近千精銳士卒。
所以並不是那麼擔心降丁們以下犯上,只是不想這些人鬧事,搞得自己的官聲不好聽。而且他和蔡矮子也一直琢磨著,如何把手下這近千降丁完全吸納為自己的力量。
“說句實話,咱們兩家山寨裡,都還有些錢糧。而且我之前收到了孟誠傳來的訊息,保安縣那裡已經有些買賣糧食的商隊出現,若是咱們出錢把糧食買過來。混著番薯一起吃,要養活這麼多人,應該也能辦得到。”張孟金在之前追擊不沾泥的戰鬥裡,繳獲的大部分糧食物資被戴君恩收走,用來養活安定城內飢寒的居民。不過張孟金留了一個心眼,之前就私藏了不少銀錢。
蔡仲明並不否認自家還有足夠的銀子,只是他並不看好買糧食安撫降丁的辦法。“眼下寧塞的降丁們還是太多了,即使咱們有錢買糧,完全掏咱們的腰包替朝廷養活這些人,咱們兩家肯定都不樂意。我說咱們還是多換些人過來,只要能把這些人全收攏在手裡,咱們寨子裡總會有辦法養活這些人。”
目前張孟金和蔡矮子兩人,都是用偷偷置換的辦法。把各家山寨裡的健丁和寧塞堡裡的降丁對換,每次只挑選一些籠絡好的降丁,回到山寨裡幹活吃糧,而山寨的健丁則過來領餉出操。
不過因為寧塞堡就在靖邊兵備道眼皮旁邊,一些事情不能做的太明目張膽。所以這個事情的進度,做的並不是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