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黃蒿之內> 第一百一十章 山寨的新玩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章 山寨的新玩物 (1 / 2)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癸丑(十四日),大盜不佔泥張存孟領三千餘人,自魚河川猝至安定城下。城中貧民為賊內應,城乃陷。兵憲戴君恩、總兵王承恩領兵攻之。賊料不敵,棄城東走,為守備張孟金所躡。賊寇不敵,逃奔三十餘里,屍相枕籍。孟金追賊首不沾泥不得,斬賊魁雲交月、雙翅虎而還。(注一)

雖然馬項仲失去了目標,可是張孟金帶著隊伍繼續追殺逃散的流賊而去。張昭恩再次發揮了他的狠勁,趕著戰馬接連斬殺了七名逃跑的流賊騎卒。

流賊們受到張昭恩的逼迫,同時又看到他一個人獨自衝上來。幾名流賊騎卒,自恃勇力打算一起夾擊張昭恩,可是都被張昭恩一一砍下了馬。

當這一夥流賊的頭領被砍死後,其他所有人都下馬跪地投降。他們的戰馬剛剛餵飽就進行劇烈運動,實在是比不過張孟金手下,精心準備的追擊部隊。

張孟金審問了一遍戰俘得知,他們斬殺的只是流賊首領雲交月,並非大盜不沾泥。所以在留下一些部下押解俘虜後,張孟金繼續帶隊向東追擊。可是連續追擊了三十里,都沒有追到不沾泥。張孟誠只好自認追錯方向,不得不原路返回。

實際上如果他再繼續追擊兩裡,就能抓住不沾泥這位大盜賊,可惜事情沒有如果。不沾泥在之後先是逃向了清澗,接著又北上綏德。

沿途重新招攬人手恢復實力的他,在綏德發現了一名失業十分驍勇的失業驛丁。不沾泥親自檢驗過對方的武藝後,就高興地任命他成為了自己手下的一名隊長。這人在之後號稱闖將,而在後世的世界裡,大家都習慣稱呼他為李自成。

不知道自己錯過大魚的張孟金,回到了被血染紅的戰場。他的弟弟張孟廣,在這時也完成了追擊,提著一名流賊頭領的人頭來到張孟金面前。

據俘虜指認,此人是另外一名流賊勇將,綽號雙翅虎。在他們這夥流賊中,武藝和騎術是最好的。不過再好也無用,他已經成為張孟金一夥功勞簿中的一員。

此次追擊的三百餘名官軍騎兵,總計斬首五百三十一級,生擒賊眾一千五百餘人,俘獲流賊全部輜重。雖然張孟金一夥偷偷昧下了,流賊在安定打劫的銀錢布帛。可是如此漂亮的戰果,還是驚呆了收到訊息的戴君恩,以及之後趕到的總兵王承恩。

接連立下大功的張孟金一夥,已經成為了繼定邊副總兵張應昌之後,延綏鎮西路的又一位金牌打手。延綏巡撫張福臻再次去信詢問老友戴君恩,表示是否可以將張孟金等人調往延綏撫標中軍,而三邊總督洪承疇也有了將這夥悍卒調入麾下的念頭。

陝西巡按御史吳甡也收到了訊息,他在給朝廷的上疏裡寫道:“降丁旋撫旋叛,難為國朝所用。惟保安降丁張孟金矢志報國,屢挫賊鋒。本月以三百精騎,大破安定逸賊,俘斬兩千有奇。其所獲首級,皆由臣親自查驗,具是強壯真賊,雲交月、雙翅虎亦如實梟首。一降丁既可誅賊蕩寇,諸大將擁重兵而怯懦不肯前,只願零剿散賊以報功,所報名賊多系軍士誤認冒賞,以至賊勢滋蔓。空耗朝廷數萬之餉,而不得一實用之兵,豈不羞哉。”

之後張孟金的名聲,更是傳入了外地其他官員的耳中。前三邊總督楊鶴的兒子楊嗣昌,也以張孟金為例,證明自己的父親之前受到的處罰確實是不公正的。希望朝廷能酌情改變判罰,還自己父親的清白。

而對於陝西各地的流賊來說,訊息封閉的他們,除了幾個確實吃過虧的流賊頭領,其他的人還不知道自己將來會遇到怎樣的對手。

在所有人都在稱讚張孟金的戰功時,金鼎山的張孟誠還不知道自己大哥,再次在戰場上大顯神威。他此時正拿著一根形狀怪異的金屬管子,正努力吹出一首曲調出來。這把張孟誠稱呼為“軍號”的奇怪樂器,很快就吸引住了草堂學生們的眼球。

雖然不明白這個和嗩吶有點像的東西,為什麼讓自家先生那麼在意。可是孩子們還是像看著新的玩具一樣,仔細觀察著先生如何使用這個樂器。因為先生說,他準備建立一個鼓號隊,鼓號隊的成員會從他們之中挑選。鼓當然就是腰鼓,而號八成就是這個“軍號”了。

在張孟誠斷斷續續吹出一段曲目後,一里多外的喜桂舉著一面紅色的大旗不斷揮舞,表示自己完整的收到了資訊。張孟誠表現的很高興,讓自己的學生們舉著兩面紅色的旗幟,讓喜桂騎馬趕到兩裡遠的距離上。張孟誠換了一個曲調繼續吹了起來,喜桂再次揮舞紅旗,表示收到了訊息。

對於山寨生產出來的軍號效能,張孟誠表示十分滿意。吩咐自己的學生,發訊號讓喜桂趕回來。而他自己則是把手中的軍號,交到了新回到山寨的張雙喜手裡。張孟誠轉過身與山寨的工匠劉霆交談了起來。

“這次的軍號做的不錯,以後就按照這個式樣再作出一些出來。物料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會吩咐人繼續蒐集。即使慢一點也無妨,只要先保證質量好就行了。還有之後我會批張條子,你們那一隊工匠每人賞銀三兩,另外再給你們每人捎上兩斤羊肉。”

“小的就在此替其他的工匠,謝過秀才頭領了。”

“我上次吩咐你做的那些孩子用的弓箭,現在做的如何了?”

“回頭領的話,所有的弓箭都已經做好了,只等著頭領去查驗了。”劉霆自從崇禎三年被擄掠到山寨裡,這不短的日子裡,他已經漸漸摸透了張孟誠的脾氣。

有的事情張孟誠或許可以暫時不計較,但是如果自己一直沒把事情處理好。那就不是少吃點飯,挨兩計鞭子就能解決的了的。如今這位看上去挺溫和的秀才頭領,他處事的手段,已經越來越像那位曾今下令剝掉戰俘人皮的大當家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