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黃蒿之內> 第九十七章 尋找大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七章 尋找大腿 (2 / 2)

本來沒有經歷過邊事的楊鶴,理應是在京城裡當他的清貴京官。可是在各種突發事件之下,他居然倉促的成為了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倒也是乾的兢兢業業,在兩年半的時間裡三次成功堵截蒙古人,斬首三千七百餘級;在他就職的半年時間裡,也成功擺平了內地的漢南賊。與他歷代的前任相比,這個成績算是不錯了。(注四)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楊鶴在剿滅流賊期間,先是碰上了後金突襲關內的事情。陝西精銳部隊陸續出關勤王,造成各處防區內的兵力空虛。致使各地流賊的勢力壯大,楊鶴不得不硬著頭皮努力穩住了陝西的局勢。本來楊鶴就要將流賊肅清,可是接著北邊的蒙古人又在這個時候入犯,楊鶴不得不帶著部隊前往防秋,導致陝西的流賊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而再次做大。再加上他一直得意的主撫神一魁之作的破產,楊鶴只能感嘆世事的變化無常。

楊鶴確實有諸多問題可以挑剔,可是這些其實都不能全怪罪在他一個人身上。當初神一魁從保安突圍而出,若是與東邊的王嘉胤匯合。或者趁著官軍力量空虛,一路南下進軍西安府,那陝西的局勢絕對難以收拾。

那個時候能安撫住神一魁確實是大功一件,只是之後沒能收攏住降丁的心,才是楊鶴一系列措施的最大敗筆。可是這也不能全怪楊鶴,他發不出銀子是因為朝廷沒錢。只是朝廷不會在意這些事情,他們只會認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楊鶴的政策問題。

陝西官場的人也對楊鶴的招撫不滿,甚至還編了段子誣陷他。聲稱楊鶴張榜表示殺一名受撫的流賊,就要殺兩名普通良民償命。

還有的說楊鶴不準軍隊派出監視的哨騎,不允許陝西的城市設防。這些幾乎是白痴才會信的流言,居然都被當作楊鶴的罪責彙報給了朝廷。最終楊鶴倒在了內地的流賊和官場的謠言上,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不由讓人感到唏噓。(注五)

不過楊鶴的倒黴遭遇,對於張孟誠來說並不重要。楊鶴的倒臺只是讓張孟誠覺得,他恢復秀才功名的那點指望,怕是沒有辦法實現了。現在張孟誠該想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給金鼎山這夥降丁尋找一條強壯的大腿。

新來的延綏巡撫張福臻,現在正式成為了寧塞城下,一眾官軍的最高指揮官。早有心理準備的張福臻,對於周圍人的恭維表現得很淡定。而周圍的一眾大明文武官員,還是在陸續上前行禮問候。雖然他們也知道這種事情沒什麼作用,但這是官場必要的形式,如果禮數不全,倒黴的只會是他們。

看著被周圍的文武不斷恭維的張福臻,張孟誠也努力轉動著自己的腦筋,琢磨著要如何才能成為對方的得力狗腿。

張福臻在接受完大夥的恭維後,終於進入大帳,與延綏西路兵備道戴君恩開始交流起近況。雖然本來大家地位一樣,但是戴君恩沒有忘記身份的尊卑,表現的很有禮貌。不過張福臻笑著免去了他的虛禮,和戴君恩像是朋友一樣交談了起來。

後來張孟誠才知道,原來張福臻和戴君恩同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兩人分屬同年。雖然張福臻是山東人,戴君恩是湖南人。可是戴君恩在陝西就職之前,是在山東擔任參政的職位。作為同年的兩人,肯定在之前有相當多的交往。更遑論之後,延綏鎮東、中、西三個兵備道,張福臻和戴君恩一個在中路當差,另一個在西路就職。透過工作上的互相幫助,兩者的關係肯定更進一步。

偷偷看了看關係不錯的延綏鎮兩位高官,張孟誠心裡有了點計較。

ps:注一:康熙時期的《延綏鎮志》卷三和光緒年間的《定邊縣誌》卷二里面,都記載了李若梓之後是戴君恩,不過沒寫具體日期。查得澧縣古澧文叢編纂委員會整理的《戴君恩年譜稿》裡面,有一份《戴君恩任職年表》,裡面記載崇禎四年三月戊戌轉任靖邊兵備道。

注二:張應昌的字並非筆者瞎編,而是出自康熙時期的《延綏鎮志》。

注三:張福臻的任命旨意的下發時間,是查自《明代職官年表》。另外查得,洪承疇是在兩天前,也就是九月二十三日(甲午)得到晉升。從北京下發的旨意,趕到陝西的戰區也需要時間,楊鶴的去職聖旨,應該也是差不多時間下發。而且實際上是在十月十一日,陝西的楊鶴才收到。不過在《明代職官年表》的總督年表裡,有“七、癸未、十一、下獄”的說法,但之後又有“九、甲午、二十三、逮至京”的記載,若是七月就下旨下獄,楊鶴就不可能可以在九月殺茹成名,所以筆者認為七月下獄這種說法不對。

注四:楊鶴被逮捕的時間,是查自《明末農民起義史料》裡的“楊鶴對詔獄供狀”。而根據該書中“前陝西三邊總督楊鶴題為咫尺天顏束身待罪事”裡面記載,在楊鶴主持的三次堵截中,總計斬首三千五百餘級,本書因為張孟金一夥的奮戰影響,所以數量增加到三千七百餘級。

注五:出自《明末農民起義史料》裡的“楊鶴對詔獄供狀”,實際上在其他史料,比如《懷陵流寇始終錄》裡也有記載楊鶴貼出告示,說擅殺流賊的人要殺頭的說法。可實際上這些都是毫無證據的流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