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熊掌就沒有鮮吃的,講究個乾製。
用的辦法也大多和林愁一樣,是以莎草紙、炒米、石灰或穀殼草藥等封壇一兩年的辦法。
一來乾淨衛生,二來剎掉部分生腥野性。
熊掌,又名熊蹯,蹯意味獸足,其掌心有厚厚的深色硬皮,好像歷經無數歲月的風化巖礫一般,掌背覆毛。
六階的力量型巨獸,即使歷經一次系統做過弊的乾製之後也十分難以清理乾淨,尤其是脫掉外部死皮和毛髮,水煮泡發時煮出的腥羶味道其實也大多來源於此。
熊於冬眠前,常用前掌踐踏蜂蜜和螞蟻,也算得上是充分貯藏食物的一種方式吧,可以供冬眠時舔食。
先不說別的,這個可就不得了了!
對於廚師來說,一頭熊活了多少個年頭就等於這兩隻熊掌歷經了多少個春夏秋冬的醃製啊——雖然用來醃製的配料比較簡單,只有蜂蜜和螞蟻的屍體。
瞧瞧,你們瞧瞧,天打雷劈般天造地設的極品食材就該是這麼煉成的!
《本草綱目》言:“熊……冬日蟄時不食,飢則舐其掌,故其美在掌。”
近人唐魯孫也說:“黑熊能人立而行,前掌特別靈活,冬眠的時候,用一隻前掌抵住穀道,另一掌就專供舐吮...一隻掌一冬不動,一隻掌天天舐之不停,唾液精華日夜浸潤,此掌肥腴厚潤是自然的了。”
而其前右掌因為經常舔,故特別肥腴,又有左亞右玉的說法。
&nmmm,至於這個“左亞右玉”的說法到底是不是在扯淡...
割下熊掌的時候他就特意聞過——根本就一樣腥一樣臭!
咳咳...
大災變年代這環境這氣溫這條件,即使林下劍齒熊高達六階也根本不是其“冬眠”的資本,指不定哪幾只膽大包天的玩意時不時組團刷一回【巨熊巢穴】啥的。
睡覺是肯定要睡的,舔手手也必須天天要舔...
至於說冬眠,兩百多年來根本就麼得冬天,所以還是免了吧。
林愁在熊掌各部位按來按去,
“則,煮了這麼久,手感上幾乎感覺不到任何變化...這頭熊的皮要是剝下來,即使沒有月奶奶那種手藝,隨便做成個皮甲啊、斗篷什麼的,至少四階的攻擊力是擼不透的。”
黃大山很快就咧咧嘴,發出專業級的嘲笑,
“一看你小子就是個新瓜蛋子,怕是在逗老子吧,丫把六階熊皮穿在身上哪個不開眼的王八蛋敢擼你,花樣作死也沒有這麼作的。”
對異獸來說,等階差了兩階幾乎就等於連逃命的資格都沒有;至於人類麼,能把這種玩意穿身上的,要麼他能擼你一百個,要麼他老子或者老子的老子能站擼你一百個,自個兒踅摸著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