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青春只能回憶,那麼時光就是記憶的種子,來去四年,宛如昨日。
我才發覺,我來到W市生活已經四年有餘,躺在兩室一廳出租屋的床上,我半夢半醒陷入了一段回憶。
三個月前,學校舉行了隆重的畢業典禮,很榮幸我們雲霽樂隊被邀請參加畢業盛會的演出,我擔任吉他手,一首由我們樂隊共同譜寫的歌曲《畢業了,我們不哭》隨著鍵盤手的旋律拉開帷幕。
全場的畢業生被我們舞臺上八個人緩緩帶動了情緒,我彷彿看到畢業季大家眼神中的懷念、留戀與不捨,儘管我舞動著電吉他,也改變不了這是青春的終點站。
就像女主唱夏情口中的歌詞“就讓眼淚沖刷過去的恩怨,填補以前美好的遺憾...…這是青春的一站,緩緩駛向終點,回憶過往的畫面,爭論還是互勉.....”
透過煙霧,我看到的不僅是同屆畢業生的離別,也許過了今天,也是我們這支校園樂隊分道揚鑣之日,這將會是我們從大一選人到組合成樂隊,最後一次一起上臺玩音樂。
有人選擇了回老家生活,開了一間琴行;有人選擇繼續讀研深造,完成高學歷;有人選擇了答應娛樂公司的簽約,繼續歌手夢;有人……
而我作為樂隊的吉他手,我是最不希望樂隊解散的人,因為8個人能湊在一起玩音樂,完全是曾經我跟隊長、還有鼓手一起在整個校園招人和選人,花了不少心思,最後才組成的樂隊。
由最初3人增加到8人,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不能阻止每一個成員的選擇,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生活。
我也知道這首歌表演結束之後“逝去了——我的青春;再見了,我的大學生活,我們的樂隊。”
“叮咚”——微信的鈴聲響起,把我從那虛幻的夢中驚醒。
我劃開手機,是我公司的領導發了的一段語音訊息,我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開了:“雲淺,不是我說你,還有兩天就到你入職考核期了,兩個月,兩個月你就完成了4單,你看看其他同事,最後兩天,不滿6單你就主動辭職走人吧!”
如雷貫耳的聲音徹底打醒了我,我並沒有選擇回覆,放下手機走到衛生間用冷水拍打了一下臉。看著鏡中的面色,滿是滄桑,越來越覺得這個城市有些陌生,從校園走出到社會後如此艱難,其實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可當面臨的時候我第一次有了退堂鼓。
“雲淺,你折騰什麼呢?這諾大的城市哪有那麼容易紮根立足,無親無故的,回家吧!不要去做那些無畏的掙扎了,回到家鄉的那個小縣城過著一些平平凡凡的生活不好嗎?”我對著鏡子的自己自言自語道。
曾經的我把一切想得很好,高中的時候想報藝考生,學音樂,當一個音樂製作人。差一點做個初中高中的音樂老師,至少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樂此不疲。
可是夢想這種東西終究是夢想,家裡人並不支援,希望我努力考醫學院,出來能做個醫生,為此當時免不了與家人有矛盾,家庭關係並不是外人看起來那麼和睦,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後來陰差陽錯選了金融專業,起初來到W市也只是為了離家遠一些,少了父母的嘮叨,與別人家的孩子天天對比。
當然,我並不會後悔來到W市上學,因為在這邊我也認識了一群熱愛音樂的朋友,一起做著業餘音樂愛好者的形式繼續玩音樂。
只是徒感遺憾,如果當時讀的是專業的學校,可能學到的東西就更加的深厚、專業,藝術方面的人脈資源、圈子也會大很多。
於是大學的時候學習也不認真,可能是不太喜歡金融行業,每天都是混著過日子,全身心都是在樂隊身上。
畢業後一些家裡麵條件不錯的同學,有的出國留學深造;有的專業知識比較強,實習的時候就在大銀行、證券公司等等籤勞動合同,過著收入不錯穩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