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直接到村子和縣城裡,瞭解事情最透徹,誰家缺不缺東西,是騙不了人滴!”
朱元璋接著說出他的計劃,別人不可靠,現在的將士們沒問題。
“陛下此策甚妙!”里長一臉崇拜的樣子:“天啊!咱咋就沒想到還能如此?哎呀!這下再不愁百姓餓肚子了。”
“是偶爾想起的,沒什麼大不了,你看啊!咱這樣考慮……”
朱元璋臉笑成一朵花,與周圍的人講起自己的思路。
等士兵過去,讓當地衙門把庫房開啟,那裡有點糧食,不然打仗的時候怎麼辦?
種冬小麥的初夏收穫時,就地把借出去的糧食補進庫裡,正好是新糧。
另一部分是種水稻,需要等到秋後再收,同時百姓也是秋天的時候處在青黃不接的日子裡,一樣的操作方法。
那一部分糧食無須往應天府運,應天府主要拿來養兵和朝廷的官員,加上後宮的人手。
現在應天府不缺糧,啥都夠用,加上應天府,有三個府瘋狂輪作和套種,那些糧食買就行。
下丘村後面可是給出來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一部分用來種藥材,一部分種樹固土,一部分提供養殖擴張。
剩下去的全是種糧食作物,不過屬於種子,一比一跟朝廷換,送到其他地方的百姓手中。
這些糧食下丘村捐了,誰要給誰,村子根本不賣,自己又吃不完。
有這部分補充,應天府的人不會捱餓。
夷人陸續送糧食過來貿易,甚至有活的牲口,會給個高價,積分也高。
像之前的圓蔥,就給了不少積分,允許對方買什麼東西,而且單獨給錢。
明年圓蔥就能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再過兩年,全大明都能種上。
冬天多一種食物,圓蔥多加熱後其實甜,儲存期比大蔥久,畝產高。
“不過咱不能等青黃不接時再開始,之前要給他們吃肉,魚肉乾,鐵鍋等用品。
他們把身子骨養結實了,才能耕作,咱現在提供不了大量的牲口和機械裝置。
就靠人,別給累死了,哪怕少耕一些,咱爹、咱娘、咱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