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宅門,前中期以第一部為準,中間增添了一些番外篇還算不錯的劇情,豐滿黑七膠堂這條重要支線。
增添一些配角線和商戰戲,以悲劇風格為主的第二部,精煉為20集,在保證劇情節奏的情況下,不至於讓觀眾一直抑鬱。
《大宅門》人物設定和時代限制在這,悲劇收場是不可避免的,做了不能為了滿足觀眾,就搞成大團圓。
這是毀戲。
所以哪怕左樂知道悲劇結尾,會影響《大宅門》的成績,但仍沒有做出改變。
改編之後的山河版《大宅門》,整體質量不說吊打,但絕對是強過原版三部聯合的,尤其是第二部和番外的劇情,幾乎是脫胎換骨。
山河編劇部的編劇可不是吃乾飯的,經過多年的鍛鍊,你讓他們單獨原創一個劇本可能會不盡如人意。
但要是再左樂給出的劇本大綱上“跳舞”,個頂個的都是高手。
老工具人了!
…………
《大宅門》的質量在這擺著。
孔勝得知左樂讓他從《大宅門》和《蝸居》兩部劇本選一個,孔勝幾乎眼都沒眨就選了《大宅門》。
情緒特別激動,一副誰不讓他拍他跟誰急的架勢。
左樂見此,只得忍痛割愛。
孔勝雖然拿到了《大宅門》專案,不過要想正式開機,估計還要等不少時間。
首先是劇本,現在還在收尾階段,另外孔勝作為導演,對一些劇情可能會有自己的見解,在研讀劇本之後,到時估計還要做出一定的更改。
劇本方面倒不是很牽扯精力,反正前期劇情基本上都搞定了,最後邊拍邊寫都行。
最關鍵的是,《大宅門》足有80集,涵蓋的人物角色,有名字的就有上百位,光是選角色,就得耗上不少時間。
加上《大宅門》的地點實景、服裝、道具等各種前期籌備,沒兩個月以上根本盯不下來。
現在是7月上旬,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宅門》至少要9月中下旬甚至是10月才能開機。
當初80集的《武林外傳》,拍攝時間除去過年放假,左樂差不多用了4個多月才拍完。
《大宅門》拍攝難度比情景喜劇可複雜的多,哪怕多設執行導演輔助,估計也得4~5個月,或者更長。
加上後期製作,《大宅門》前前後後得至少大半年的功夫,這也是左樂為啥放棄的緣故。
太耗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