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7月,山河最重要的工作分為兩部分。
宣傳《武林外傳》電影。
《七劍2》準備播出。
此外還有幾件重要程度稍次一點的事,集《寶蓮燈》劇組籌備、《大學生的故事2》後期製作,《重案六組2》劇組籌備……
以及孔勝新作——《大宅門》。
之前《大染坊》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成功,讓左樂看到了孔勝擅長拍攝嚴肅證據和現實題材的能力。
所以,他很豪氣的拿出自己兩個珍藏劇本,嚴肅正劇《大宅門》和現實題材的電視劇《蝸居》。
這兩部劇,全部都是精品劇本,尤其是《大宅門》,在左樂看來絲毫不遜色于山河之前出品的《闖關東》和《大染坊》。
拍好了,甚至有超過這兩部電視劇的希望。
其實,本來這部劇左樂是打算留給自己的,對於一個電視劇導演來說,看到什麼恢弘大氣的劇本,很難不動心。
然而還是那句話,左樂太忙了。
現在山河剛剛進入電影領域,正是站穩腳跟的時候,他實在抽不出精力搞《大宅門》這個大長篇。
沒錯,和原版不同,山河版《大宅門》是一部大長篇電視劇。
根據山河編劇部定的劇本大綱,全劇80集,至今劇本還沒有完全創作完成,還處於最後收尾階段。
當初這部劇出現在他腦海裡的金手指時,一口氣出現了三部,分別是《大宅門》第一部、第二部和番外篇《大宅門1912》。
其中,《大宅門》第一部可謂神作,劇本人物設定,劇情節奏,算是當之無愧的國劇巔峰之一。
《大宅門》第二部,嚴格意義上質量也不算差,關鍵就在於很多討喜熟悉的角色下場,幾乎全靠白景琦一人撐著。
然後因為子孫不爭氣和一系列時代因素,各種妖魔鬼怪上線,白景琦年紀愈大,無力迴天,白家由盛轉衰,劇情明顯往悲劇發展。
這樣的劇情節奏,是肯定不會遭到觀眾喜歡的。
找個比喻,《大宅門》第二部,就像《三國演義》後期。
劉關張、曹操加上諸葛亮死後,大家熟悉的面孔全部下線,興趣大減,僅剩的姜維和司馬昭根本撐不起票房,熱度根本和前面情節沒法比。
原版《大宅門》第二部,在金手指彈幕觀眾口碑不佳,上述這些是重要原因。
至於番外篇《大宅門1912》,完全就是狗尾續貂蹭熱度的,除了豐滿了白景琦辦膠場劇情等寥寥幾個點,幾乎沒有值得一提的。
左樂當時看到三部都是同一導演、同一編劇還頗為吃驚,不解為何風格質量差距如此之大。
也是因為三部質量不一,所以做了索性直接把三部合為一個大長篇,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再原創補充,搞出了一個80集的山河版《大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