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由基地指揮中心調控衛星,全方位輔助的青龍號和藍龍號兩艘快速護衛艦,已經成功繞到南印度洋,完美避開東北部的迪馬島的視線點,來到了馬約島正南方300海里的位置。
“呼叫鳥巢,這裡是黑龍,馬約島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聽到刑風的呼叫,大鳥回覆道:“鳥巢收到,馬約島目前情況一切正常,迪克斯梅德號、靈巧號沒有離港執行任務,依舊停泊在港口碼頭,完畢。”
“好的,收到了,你現在把馬約島衛星影象轉過來,完畢。”
給大鳥下達完指令,綠色主基調的馬約島衛星圖,出現在指揮艙的主屏上,刑風把衛星通訊轉到了主艦青龍號上,詢問道:“呼叫青龍,這裡是黑龍,你那邊請款如何,完畢。”
“青龍號收到,我們已經抵達指定位置,進入臨戰狀態,不過電磁炮射擊角度不夠,請求往前移動150海里,完畢。”
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
假設視野距離無限的情況下,高度視角為一個人的話,從地平線延伸出去,只能看到17公里左右的目標,如果是離地面20米,可以看到300多公里外的景物。
而青龍號的甲板距離海面只有19米多,如果要想重創打擊目標的艦身,換算下來只有進入150海里左右,才能完成這次進攻。
電磁炮在有效射程之內,和子彈一樣屬於動能直線飛行,和人的視線看過去差不多。
沒辦法進行迫擊炮的拋物線射擊,以目前試驗型號的閃電鳥電磁炮,所研發配置的電磁炮彈,也不能像遠距離導彈那般,引導修改飛行軌道。
因此,青龍號和藍龍號要想打擊碼頭內的軍艦,距離必須進入150海里以內,而且需要衛星進行輔助定位,才能進行這種超視距精準打擊。
聽到青龍號傳過來的請求,刑風託著下巴思考了幾個呼吸,回覆道:“青龍號,准許你們往前移動。”
以現在地球上的艦載雷達探測科技為基礎,最強大的宙斯盾系統中的SPY系列,半球探測距離雖然達到了400公里以上,可是對於地平線的探測,僅僅只有40公里而已。
如果威脅來自於當前世界的科技,無論是中遠距離的遠端制導導彈,還是近距離的火炮導彈,在這個探測資料之下,完全可以做到幾乎完美的防禦。
可惜,在黑科技的電磁炮之下,哪怕是這全球最強的艦載預警雷達,也只能淪落為擺設。
150海里外開火,飛行秒速超過20公里,而且是貼地飛行。
在這個強大的資料之下,哪怕迪克斯梅德號兩棲攻擊艦,裝載了堪比宙斯盾7代的相控雷達,首先這個看似牛叉的400公里天空半球探測,完全沒辦法發揮任何的作用。
至於40公里的地平線探測距離……
電磁炮彈只需要2秒鐘而已!
在先手偷襲的情況下,就算在碼頭“待機”的法國軍艦,艦載的探測預警雷達發現了來襲的導彈,恐怕連艦載火控防禦系統都沒辦法反應過來。
就算火控系統開啟了,面對2萬2000多米秒速的電磁炮,那“慢吞吞”的攔截炮彈估計沒飛出炮膛,進攻的電磁炮彈就打到了軍艦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