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號指揮艙內一行高層軍官在進行戰前會議,而四艘滿載參戰士兵的軍艦,在各艦大副的指揮下,按照既定的路線以最高40節的航速直奔北方。
當今世界建制的大型軍事艦艇,基本只有30節左右的航速,哪怕是快速艦艇也很少超過35節。
這並不是船速受制於科技,不能再次進行提升!
而是在於,不管是電力、柴油、汽油、燃氣、或者混合動力驅動的軍艦,每艘船能夠裝載的能源都很有限,除了造價維護超級昂貴的核動力艦艇之外,基本沒辦法做到無限供應。
受制於海水和空氣的阻力,為了有限能源能夠最大化使用,35節以下的航速,是公認最佳的航速。
就好比民用的小汽車,只要是老司機都知道,在什麼樣的速度下駕駛,能夠最大化轉換燃油轉動力帶來的收益。
也就是說,並不是沒辦法跑那麼快的問題,而是在於燃油轉化率做功的收益,適不適合這麼做的問題。
而刑風旗下第二軍中,這些安裝有大型核聚變“天工爐”的軍艦,主要消耗的僅僅只有大質量的“氘”,而這種物質在海水中就可以大量提取。
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完全可以做到無限提供能源。
在這種優勢條件下,哪怕如今第二軍的這些軍艦,並不是針對性研發的快速艦艇,也可以做到更快的行駛速度。
說的直白點,就是自身本錢足,隨便用!
……
在40節的速度航行下,經過2天時間趕路,黑龍號為首的四艘軍艦,進入索馬利亞海只後,轉向正西方,最後直接南下。
在晚上12點42分的時候,最終來到了科羅王國的西北方向,距離目標斯圖島100海里的海域,全艦隊原地停泊拋錨,開始正式進入臨戰狀態。
首先乘坐快艇出發的,是兩支頂尖的特種部隊——
隸屬第二軍的蛟龍突擊隊一隊,和刑風從新沙島調派過來的游龍一號小隊!
作為戰前先遣隊的兩支特種部隊,他們乘坐快艇先一步前往斯圖島,執行的就是特種部隊在大戰場中,所承擔的戰略滲透本職任務。
主要有兩項戰術目的!
首先是滲透進入斯圖島上,確定情報資料的正確性,防止因為第二軍艦隊在這段趕路的時間裡,島上發生的未知變化,從而影響到最終的戰況。
其二,那就是為第一輪的艦隊火炮進攻,指引方位精確打擊的座標範圍,在如今這夜晚衛星沒辦法準確鎖定小目標的情況下,做到精確的覆蓋打擊。
以及在島嶼上佈置訊號遮蔽裝備,防止刑風這邊作為進攻方的情報訊息洩露。
以便於在無聲無息中結束戰鬥!
兩支特種部隊出發之後,作為艦隊指揮部的黑龍號,與迪馬島基地指揮中心連線,把視線轉到了“偷襲艦隊”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