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採用全靠蒙的預判射擊,而是用兩人一組控制自動武器,全陣地統一規定一個角度,九十度或者四十五度統一槍口,定點全火力掃射。
在小鬼子飛機必經的飛行航道上,用密集的子彈在高空中,形成一個持續的火力網。
假設一個排30人,每人一把射速超過600的輕重機槍,組成一個60平米的射擊陣型。
那麼0.1秒鐘之內,將會有一個由30顆子彈,形成的60平米金屬片狀子彈網,從地面撒向天空某一點。
按1秒鐘計算,那就是10個金屬網!
如果以一把輕機槍30發的彈匣,那就是長達3秒多鍾,由30個金屬網形成的垂直金屬彈幕,將會從地面連線到一千多米的高空。
二戰的飛機速度不是很快,通常只有幾百公里,急轉機動能力也很差,更沒有火力預警系統,一切全憑飛行員眼睛目視觀察。
如果不是事先發現,很難逃開這種密集的火力網!
運氣好的飛機,或許只是命中無關緊要的位置,可是運氣差的飛機,那就只有一個後果——
冒著煙,嗚嗚掉下來!
當然,這種戰術剛出來的時候,還是很有效果的,可是等大家都知道了,飛行員也不是傻子。
只要不是必須強攻的目標,通常都會拉高機身,要麼逃開,要麼採取遠距離掃射來反制。
如果條件允許,還會有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用轟炸機從高空投射炸彈進行轟炸,把輕武器射擊陣型驅散後,戰鬥機再俯衝下來掃射,完成致命收割。
由於兩者之間的特殊對立關係,飛機的應對措施升級了,輕武器射擊戰術也同樣會隨之升級。
採取掩體防護、或者打完就跑,換個地方繼續佈陣,等等的佈陣方式,也隨之衍生了出來。
刑風這次採用的作戰方式是第二種,不過並不是傻乎乎的原樣照搬,而是根據自己這個戰場的實際情況,做了很大幅度的幾樣修改。
首先,依舊是定位全火力射擊,但是刑風不是採用雙人制,而是特殊設計的單人射擊。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省出大量人手,增加一倍的火力強度!
以騎兵連主力部隊的人數,加上刑風和幾個小隊長,一共是一百25人,減去五個看守馬匹的人員,那就是足足120個火力點。
一旦開火,那將會是形成一個從地面連線到天空,以反斜面“品字型”陣地,加上山頂九二步兵炮陣地和迫擊炮陣地兩點,面積超過1000平方的“型”對空彈幕。
只要有飛機過來發動進攻,絕對能讓來犯者吃上大苦頭!
其次,為了防止戰鬥機的遠距離掃射,轟炸機的炸彈攻擊,以及逼著飛機過來攻擊騎兵連,刑風根據戰鬥的需要,對陣地的工事做了非常大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