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餐館十分辛苦,一般生意是不能停的,但是每個月阮東生還是會安排一天時間休息,人是需要緩解的。
八月十五,不是中秋節,因為這是新曆,餐館按照慣例休息一天,張小浩帶著阮玲燕在市裡遊蕩,逛公園,去商場,看電影,吃西餐,比開店還忙。
阮東生在公司,清涼的空調風不斷吹下,讓他的思維漸漸清晰冷靜,手上的幾個專案十分順利,西北集團已經決定啟動資訊化招標程式,現在正在走內部流程。
此時,阮東生的桌面上放著一疊名片,上面都是各個快餐店送到公司來的,上面有各種快餐,旁邊還有一張紙,紙上寫著一些要點。
自從前幾天晚上和妹夫張小浩說了轉行的事,這幾天三個人都在整理各自的想法,當然,阮玲燕儼然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架勢。
市場空間是肯定有的,不說整個胡州市裡的寫字樓,就他們附近那幾座三十幾層的大樓,裡面就有幾千的市場,還有附近居民區,經濟越發展,人越來越懶,天氣熱不出門,下雨不出門,沒事也不愛出門,因此叫餐就漸漸成了習慣。
每天一千個需求,有十分之一的人選擇他的快餐,就是一百份快餐,一份十元,就是一千的營業額,比起他現在的生意,營業額確實要做的多。
要保持這個市場份額,就需要有一定的競爭力,價格,分量,衛生,送餐的及時度都是競爭力的一部份。
快餐的價格從九到十元,青椒肉絲飯九元,秋刀魚飯九元,紅燒帶魚飯十元,紅燒排骨飯十元,荔枝肉飯十元,鴨腿飯十元,這個價格相對其他競爭對手,便宜了一到兩元不等,具有一定優勢。
快餐盒他從網上找了幾款包裝盒,是SH生產的,附著一層鋁箔,航空食品包裝,透過SGS檢測,符合美國PDA和德國LFGB食品安全接觸標準,只是價格有些高,0.3元的成本。
這種快餐盒雖然成本高,但是比起一些幾分錢的快餐盒,看起來明顯檔次要高,而且衛生,對於一些挑剔的客戶,不用擔心塑膠侵蝕滲透的問題。
至於份量,雖然價格上比起其他對手要便宜,但阮東生是打著薄利多銷的策略,因此在份量上,他採取了多配置的手段,平常一份快餐會放一塊豆腐片半個雞蛋或香腸,他則多加了一些小菜,比如一些蘿蔔絲,酸菜絲等泡菜,這些成本不高,又顯得搭配更豐富。
整理了以上思路,具有了價格優勢,包裝衛生優勢,份量搭配優勢,阮東生覺得轉行做快餐越來越有看頭。
快餐的選擇隨意性比較大,就公司裡來說,幾乎一個人帶頭,大家都跟著隨便選,因此建立起來的優勢要讓人印象深刻,不容易受競爭對手或者客戶心裡影響削弱,從上面三個優勢來看,這隻能算是成功的第一步。
時間一晃而過,下班時間一到,阮東生立刻下班。
妹妹阮玲燕和張小浩已經在家,阮東生一進家門,張小浩正在廚房裡忙碌,煙霧繚繞,阮玲燕跑到門前,乖巧的幫阮東生接下包包,就拿著幾件剛買的夏季襯衣讓阮東生幫忙參謀,雖然不知道是誰的主意,,不過本就過得去,因此也省的挑剔,於是阮東生本著誰也不得罪的態度,對幾件衣服都讚口不絕。
四菜一湯,老鴨芋頭湯,青椒肉絲,炒木耳菜,紅燒豬腳,撈蝦,一小碟花生米,許久沒有在家自己煮飯,三個人吃得特別香,還喝了點啤酒,大家都知道晚上有事情商量,沒有多喝。
飯後,阮玲燕收拾碗筷,阮東生和張小浩坐在飯廳桌上,張小浩拿著阮東生的A4紙,認真的看著上面寫的一些思路。
“東哥,我看行,就這麼幹”張小浩抬頭看了看阮東生,肯定的說道。
“嗯,你對菜價比較熟悉,你看看成本”阮東生點了點頭,對張小浩說道。
其他方面都好說,唯獨成本方面,他還沒有底,裡面有些價格浮動得厲害,而快餐的價格定了之後,一般是不會變的,因此有些擔心微利保不住,甚至有可能虧損。
張小浩沒思考多久,看著阮東生,一板一眼的分析起來“東哥,按照你這上面的價格,成本佔六七成,毛利在三成以上,這個青椒肉絲套餐,半個雞蛋五毛,豆腐乾幾片青菜五毛,一點海帶絲或者泡菜五毛,盒子加湯料五毛,飯三毛,青椒肉絲兩塊,合起來......五塊三,然後是送餐還有一點費用,賣九塊的話,有三成毛利,紅燒排骨飯......”
足足說了十來分鐘,終於把初步定好的十來種快餐的成本分析清楚,確實如張小浩所說的,成本要佔到六七成,像許多人點的鴨腿飯,幾乎都十二塊錢一份,而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一個鴨腿,這樣的鴨腿,如果去批發只要三塊多一個,這份快餐的毛利可以做到四成。
分析結果阮東生鬆了一口氣,這種快餐的利潤空間比起他現在從事的業務,不涉及回扣和各種稅收,算是高利潤產品了,既然如此,就可以開始討論下一步如何執行。
現場氣氛有些凝滯,並非壓鬱,而是慎重,兩個人都意識到這個專案的可行性很高,而且比目前做的,更容易賺錢,但是要轉行,也不是說轉就轉。
“哥,你們商量得怎麼樣了?”阮玲燕坐在張小浩身邊,臉上貼著一層青瓜,慵懶的說道,今天逛街累了,比開店還累。
“有三四成利潤,做是可以做,要如何做,設計名片,發名片,送餐,還有現在的店面怎麼辦”阮東生說道。
“那還不簡單,營業執照變更一個名字,變成快餐店不就行了,店鋪又不用改,點菜櫃可以放到廚房裡去,店鋪裡要兩個人,另外兩個人在外面送快餐”阮玲燕嘰嘰喳喳說道。
兩個大男人看著小丫頭,好像挺難的事情到她那兒似乎變得簡單了,不過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
阮東生眉頭一皺,說道“要不,最後營業兩天,把剩下的菜消化一下,公告也發出去,讓老客戶知道咋們改行做快餐,我去工商所變更營業執照,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