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子,有工作。”楚河說道。
“啊?”梁樹英疑惑。
“房子我建,工作我給。”楚河從楊雄手中接過一張地圖。
兩人湊到一起,楚河指著地圖一隅說道:“這個地方,我找人問過了,可以做成梯田,前途似錦,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那房子呢?”梁樹英疑惑道。
“我建,他們給我幹活,工資分成,我留一份,他們留一份,梯田工程完成後,房子全部歸他們。”楚河說道。
這種模式並不稀奇。
國內國外很多企業都有這種模式,給老員工買房買車,買五險一金,其實都是一個性質。
馬芸曾經還誇下海口,客服做到十年,就給五億分紅。
楚河要做的梯田工程很大,裹挾方圓數十里,完工後分一套房子,不虧。
別說賺錢,就算虧本也得做。
等系統任務一完成,這些小錢連個屁都不是。
建一套房子貴嗎?
不貴。
貴的是地。
以楚河的關係,以這個工程的公益性質,打通各路關係,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比起如此龐大的工程,如此龐大的勞動力,算不上什麼。
除了梯田之外,還有修路的工程。
致富第一步,先把勞動力帶下山去。
“這……”
此時此刻,梁樹英已經陷入沉思。
“您不用著急給我答覆,這事細水長流,我有的是時間。”楚河說道。
十億GDP,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
梁樹英搖搖頭:“我可以嘗試,但你的房子、工作都要先落實到位。”
“村長果然深明大義。”楚河露出一抹笑容。
“不用急著誇我,我不敢保證自己能做到。”梁樹英苦笑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