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篇日誌的內容,展現在了白裡度眼前:
“2087年9月2日,星期二,實驗日誌139,以下內容為實驗過程的真實記錄:今天,結合之前的研究,我要嘗試著將洛書的9個宮格按照立體的結構進行重新搭建。”
“在洛書的九宮格之中,除了居中的5號為『中』之外,其餘的八個則都是由太極八卦的八個卦象所組成的,而八卦中的每一個卦象就又是由三組爻象所構成的,爻象又可以被分為陽爻或陰爻,代表陽爻的就是一個長橫,即『—』,而陰爻則是兩個短橫,即『』。”
有關八卦圖案的這些最基礎資訊,白裡度其實也是知道的,但卻也從來沒系統的研究過,眼下距離晚上競拍直播的時間還有大把,於是便耐心的細看下去:
“對於陽爻與陰爻這種二元關係,很容易便讓人聯想到了二進位制語言,即由數字0與1所表示的機器語言,如果將陽爻用1來表示,陰爻用0來表示,而每個卦象的三個爻象,也正好可以看作是立體空間的三個維度,那麼組成八卦的每個卦象其實就完全可以用三個二進位制數來進行標註。”
“既然要對每個卦象進行二進位制的標註,就必須得知道每一個卦象的準確形態,宋代的朱熹為了能夠準確記住八卦的卦形,就專門創作了一部《八卦取象歌》,其內容為: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據此,我們就可以得到每個卦象的二進位制標識:”
“乾三連,為三個陽爻,即111;”
“坤六斷,為三個陰爻,即000;”
“震仰盂,為兩陰爻一陽爻,即001;”
“艮覆碗,為一陽爻兩陰爻,即100;”
“離中虛,為兩陽爻夾一陰爻,即101;”
“坎中滿,為兩陰爻夾一陽爻,即010;”
“兌上缺,為一陰爻兩陽爻,即011;”
“巽下斷,為兩陽爻一陰爻,即110。”
對於這部分的內容,其實也算不上特別新奇,早在幾十年前,就也有人在網路上公開提出來過,白裡度也略有耳聞,所以便耐著性子繼續向下看。
“雖然完成了這樣的二進位制標註,但要得出八個卦象的立體方位,卻還要能將他們代入到三維座標系當中,根據三維笛卡爾座標系的設定,空間中的任意一點,在有參照原點的情況下都可以用一個三維座標來表示成(X,Y,Z)的形式,其中X即為其在代表著水平長度的X軸上的投射位置,Y即為其在代表縱向寬度的Y軸上的投射位置,Z即為其在代表垂直高度的Z軸上的位置。”
作為工科出身的白裡度,也根據日誌的內容,在腦海中迅速構建了一個三維座標系。
“基於上面的分析,八個卦象當中,乾卦的座標就可以被定義為(1,1,1),而坤卦則為(0,0,0),由於這兩個卦象不用考慮XYZ的座標順序,所以這兩個點也最容易被明確下來,但是其他的6個點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XYZ的座標順序不同,便決定了某個卦象的名稱與位置也會截然不同,所以就還需要將卦象中的三個爻象分別與XYZ相對應起來。”
讀到這裡,白裡度也感覺到有些難度了,看來這本實驗日誌還真不是胡編亂造的,繼續:
“以乾卦的三個『1』作為切入點,這個『1』表示的就是陽數,三個陽數,在數學當中其實就可以將其看作是三個方位的正方向,從方位上來看,東西方向上,東即為陽,西即為陰;南北方向上,南即為陽,北即為陰;而上下方向上,上即為陽,下就為陰也,所以乾卦也就可以被標註為(東、南、上),坤卦即為(西、北、下),這兩個卦象在空間上的位置也就很容易被明確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