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請欣賞相聲助人為樂,表演者郭麒……”
“今天是我嶽哥的專場演出,剛才兩位表演了一段兒,又把我們換上來了,和我師叔在一起合作的機會我算是多的,昨天為了參加今天這個專場,我們兩個特意寫了一段新節目,主要是我師叔,我就是幫忙的。”
“謝謝大家,不過你也別客氣,這是咱們兩個共同創作的。”
“聽您這麼說我打心眼裡高興,我不能說共同創作嗎,但是算我個助人為樂我可以接受,我這人就喜歡助人為樂。”
“那是好事兒啊,助人為樂這是對自身素質的一種表現。”
“但是有時候助人為樂也不是那麼快樂,有的人甚至還對我有言語上的辱罵。”
“助人為樂怎麼還有人辱罵呢?”
“您問了我就和您說說,您給評一評。”
“你說說,我聽一下。”
“這是發生在去年的事情,我打算回我家裡,正好我車壞了,打車又沒有,正好來了趟公交車,我就上去了,上去之後車上人坐了一半兒,還剩下不少位置,我一看也沒有老人沒有孕婦也沒有孩子,您說我是不是可以坐下?”
“這沒問題啊,你直接坐下就行。”
“我坐下了,車上有點兒熱,身上穿的皮襖脫下來放在腿上,走一會兒還是熱,把我這毛衣脫下來,又走了一段兒,把棉褲也脫了,您說,我這麼做有問題嗎?”
“有沒有問題先不說,您這是什麼時候去的?”
“八月份,我啊,狗皮帽子……”
“你等一會兒吧,別狗皮帽子了,八月份,你,穿著皮襖,棉褲,毛衣,這就是一精神病啊。”
“穿什麼不說,就這時候車停下了,很多人都站在那兒等著。”
“公交車到站了。”
“上來能有五個人,這五個人不知道是誰認出我來了,但是不好意思拍照,車又繼續走,又上來幾個人,到後面又來了幾個,再走有個導遊拿著導遊旗帶著十多個客人上來了,我一看這團裡面大爺大媽還不少,趕緊起來給讓個座兒吧。”
“這是好事兒啊,助人為樂。”
“我一起來不要緊,導遊急了,拽著我就要打我。”
“這是為什麼啊?”
“我也納悶,一說話嗓子都啞了,問他,我這是尊老愛幼,助人為樂,你憑什麼打我。”
“他怎麼說?”
“他也有道理。”
“嗯。”
“他說了,你是我收的自費,這些人都是交了錢來參觀的,你不能走,你要走了我得給他們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