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從小小的一個劇場變成一個全國性的演出劇場,這個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那個時候大家都說相聲完了,一百塊錢買一張票還要送九十九塊錢的茶水,外加一袋瓜子,就想想都知道,這是被逼的沒辦法了。
相聲界的很多前輩也轉戰場地,有的演小品,有的去做主持人,有的去拍戲,總之各行各業都有說相聲的,就在這種情況下,老郭的名字出現在了大眾視野裡。
當年老郭也沒想到自己會把德雲弄的這麼大,他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說過,德雲能有這個規模萬感謝很多人,包括前輩的支援,還有很多幫助自己的人,這些人都是他的貴人,當然,說得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媳婦兒。
德雲的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老郭的媳婦兒挺身而出,支援了他後面的發展,這種支援明顯是值得的。
德雲終於大火了,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相聲界的人沒有人能預料是這個結果,很多人覺得這可能是曇花一現,然而,事實告訴他們,這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德雲真的火了。
德雲在帝都從一個分社到兩個到三個,後面越來越多,所有徒弟們只要能上臺的全都上了,就這樣還經常缺演員,老郭也曾經想過從外面找來一些,但是正規拿工資的說他這不是相聲,是也是低俗的相聲,對於這種話,老郭看似不在意,實際上心裡是不舒服的。
不過說相聲這麼多年,誰還沒個朋友,後面很多人就加入進來,德雲這個團體從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到了幾百人,這也是社會相聲團體裡面從來沒有過的規模。
人多了,事情自然也多了,要不怎麼說,有的人不能火,火了心氣就高了,德雲裡面有人就是這樣。
老郭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他沒有辦法去左右這種事情,從小養在身邊的他可以去教導,有些人是明裡暗裡說了好多次都說不出什麼。
也是那段時間,老郭確實是因為這些事情,導致在德雲管理方面出了一些問題,這也讓一些等著看他笑話的人找到了出手的機會。
這一次老郭可以說是受到了教訓,輿論的力量第一次體現了出來,過後他也進行了反思,自己也確實有問題,後來他改變了方式,該管就管,該斷就斷。
也就是這個時候,德雲迎來了一次有心人組織的清君側,結果當然是沒有成功,但是這也成了後續發展的導火索。
德雲將近十年來最大一次轉變來臨了,名角出走,各類人馬的退出,一下讓德雲又一次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焦點。
其實退出去的這些人老郭百分之八十都有所預料,也有一些是他沒想到的,就是這些沒想到的讓他傷了心,裡面也有一些確實不太喜歡現在氛圍離開的,這種老郭覺得無可厚非,但是有一些都是身邊最近的人,竟然也和外人摻合在一起,他就覺得挺不可思議。
這件事兒造成的影響也很大,可以說在德雲史上有了黑色的一筆,因為這件事,老郭也有了新的決定,那就是你感恩我就培養你,你不感恩,不好意思,多大的能耐我也不用了,這也讓德雲的一位演員脫穎而出。
小嶽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雖然經常被欺負,但是對於他來說這都是修煉,當年他走出農村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當一名演員,即使是相聲演員,這幾年一直在學習,但是很多地方就是不靈,上了一次臺之後就被觀眾哄了下來,雖然沮喪,不過他還是很努力。
一直到德雲這次發生的事情,他的機會來了,其實後來他也說過,從某個角度他可能要感謝那些人,如果他們不離開,自己走上舞臺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老郭推出了小嶽,這次的推出成功了,小嶽在小劇場很快就火了起來,獨具風格的表演讓觀眾特別喜歡他,到後來,小嶽成為了德雲當紅第一人,這也在德雲史上留下了一筆。
其實德雲作為相聲團體來說,雖然不被行業裡的其他人重視,但是在觀眾心中,德雲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很多時候,大家都喜歡進到劇場好好聽一場相聲,主要就是一樂。
也就是因為觀眾這一樂,讓德雲和所謂的相聲大師出現了差別,這種差別主要就是來自同行的抨擊,同行說德雲這個地方沒人會說相聲,可是觀眾們偏偏就喜歡這個不會說相聲的地方,有一段時間外界再沒有看到過劇場節目的時候,就說德雲沒有了傳統,其實他們不知道,德雲內場節目的傳統劇目最少要有一到兩個。
老郭因為這事兒寫了很多節目,就是為了告訴別人,這個世界上不能說相聲有多高雅,它能讓人開心就是好的節目,以前大街上說相聲的你能說他不會說嗎?節目都是一些少兒不宜的,沒辦法,他們要吸引人過來,現在段子裡面就是有一點兒觀眾覺得開心的東西,你就覺得它不好了,那很多節目也沒有辦法看下去了。
德雲裡面還有幾個重要的人,第一個就是主管相聲團隊演出的總隊長,後來副總,再後來總經理,當初老郭問過他,如果你要是不說相聲行不行,就來給我管理,但是被拒絕了,理由是隻有自己瞭解了說相聲人的心態,才能去管理這些說相聲的人,這位也是老郭最得意的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