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判斷,兩人之間顯然有著相當高的共識,或者說克里斯蒂安其實就是順著這位弗朗茨家大小姐的想法說的,肯定會讓她深以為然——畢竟這就是她本人的想法。
而克里斯蒂安其實並不怎麼了解克洛維城的現狀,他唯一能看得清楚的就是眼前這位“總督大人”,恐怕是唯一會百分百無條件站在安森這邊的助力了;雖然實在是鬧不明白,她到底哪來這麼大的動力和激情,明明都快是和她這個榮譽總督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居然比自己的事情要更上心。
無論因為什麼,他現在都要儘可能幫安森“拉攏”住這位唯一的支持者,畢竟只要有她在,弗朗茨家族就不會輕易放棄風暴軍團和一位他們捧出來的陸軍准將,克洛維城上層就還有能夠對陸軍部發出異議的聲音——這是博格納子爵和塞西爾家族都做不到的。
但附和並不意味著觀點就是錯的,或者說他只是把“正確”的觀念說得更好聽,更符合索菲婭的認知罷了;否能保住風暴軍團乃至自由邦聯和克洛維能否順利建交,確實都建立在安森必須擺脫“叛國”這個罪名上。
陸軍部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眼下的情況稍微有些被動——因為教廷,或者說路德·弗朗茨總主教的“過激”舉動,導致並不打算和弗朗茨家族,乃至克洛維大教堂正面開戰的陸軍部不得不妥協。
你妥協,那麼在其他陸軍內部人的眼裡這就是軟弱;既然你軟弱了,那你就不可以再無能,一個既軟弱又無能的陸軍部,是不可能對十幾萬陸軍有任何號召力的。
所以他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而且要是能立竿見影,讓大家意識到陸軍部存在的行動;考慮到繼續對風暴軍團苛待只會被認為是欺負軟柿子,再加上某些內部的小團體和派系已經開始提出抗議,陸軍部索性預設了某些軍官違反規定,給風暴軍團開後門和提供物資的舉動。
除了繼續用強硬手段欺負人,最能展現出存在感的方式無非兩種——輿論,行動。
輿論方面陸軍手握《王國忠誠報》,這是克洛維地位僅次於《晨報》的“準官方”報紙,一向以財力雄厚,時效迅速著稱,傳播度也非常的廣,算是陸軍自我宣傳的一個重要工具。
於是在陸軍部上層的暗示下,《王國忠誠報》開始增加銷量,並且在報紙內增加大量關於陸軍部的正面宣傳,尤其凸顯公平和公正,清廉,高效,忠誠這方面的傑出優點,再大量列舉這方面鮮為人知的實際,表示並不是胡編亂造,而是認真編纂有審稿的。
經過兩天的準備,報紙一經推出銷量迅速暴漲,達到了之前的三點五倍之多!
為什麼是三點五倍而不是三倍或者四倍,那當然是因為印刷廠就能印這麼多,突然這麼緊急的加印還要有內容和格式要求,別的印刷廠想接單也接不了。
本就大火的報紙銷量再度翻了好幾倍,自然迅速成為了克洛維城最為熱銷的報紙之一;至於輿論方面的改觀程度嘛…那當然是一點用都沒有的。
畢竟《王國忠誠報》原本就不算什麼大眾報紙:沒沒插畫沒廣告沒街頭巷尾的八卦新聞,全都是和軍隊有關的東西,除了各級軍官還有一些熱衷這方面訊息的豪門貴族,誰會買這個?
什麼,既然為什麼沒人買那怎麼能賣到脫銷?很簡單,別說三點五倍,只要上司有要求,下面的部門和各個軍團,肯定都是工廠印多少,他們就買多少——否則怎麼體現忠誠?
看不看是自由,買不買是態度,否則之前的報紙期期都買,是因為所有士兵和軍官都關係前線戰事嗎——包括那些本人就在前線的?
於是輿論攻勢沒能起到效果,但陸軍部上層並不關心這個,畢竟他們拿到的報告數字是真的很好看;用報紙開啟局面,那麼接下來就是要採取實際行動了。
這當中最簡單直接的辦法,當然就是參與到克洛維城的治安管理,讓民眾們能夠親眼看到守護他們的軍團是何等英姿颯爽,何等威武雄壯,何等的……
反正從陸軍部官員到軍團司令們一致認同,只要讓民眾們看見陸軍的各個常備軍團,就能立刻讓他們明白誰才是王國棟樑,誰才是他們應該支援的物件。
但可惜的樞密院以“白廳街警察足以維持王都治安”這個根本站不住的理由,強行阻止陸軍的軍團進城,而各個軍團的總司令雖然贊同這個提議,但也都表示自己的軍團執行這個任務可能不太合適。
倒不是他們本人不情願,實在是戰爭剛剛結束,從各個戰線上撤下來的各個軍團休整是休整了,但因為仗實在是打的太難看,導致剛一休整待遇立刻就下來了,讓士兵們的心裡多少有點兒落差。
上一秒是捏著鼻子予取予求,下一秒是夏天的壁爐該落灰就落灰去…陸軍內肯定有大量不滿的聲音,要是讓這些士兵上街巡邏…司令官們都很懷疑,到底什麼才是克洛維城居民們真正的危險來源。
輿論攻勢未能奏效,又不能輕易進城,留給陸軍部的選擇空間著實小的可憐,只能一邊繼續對樞密院軟磨硬泡(反覆威脅),一邊催促法院方面儘快開庭,用自己手中根本不存在的證據,釘死安森·巴赫“叛國”的罪名。
事實上如果立刻開庭,確實是對安森·巴赫相當不利的——畢竟整個克洛維城知道他的人根本沒多少,大家也犯不上為了一個陌生人得罪陸軍部,捏著鼻子看他們耀武揚威欺負人的可能性相當大。
而索菲婭·弗朗茨那邊的手段則是一邊繼續擴張自己的陣營,一邊對陸軍部進行負面宣傳,以及和自由邦聯結盟後對克洛維的好處,爭取為某人“曲線忠誠”的行為增加一些合理性。
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要讓克洛維城認識這個叫安森·巴赫的軍官,讓他們回想起來那個曾經《鷹角城戰記》裡的英雄;只要有了知名度,並且讓陸軍部的指控聽起來站不住腳,那麼贏得庭審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這是個很穩妥,聽上去也很完美的計劃…只是有些人不太同意。
“怎麼說呢…秉承著十二萬分的尊重,作為一名普普通通,卑微的書記官,在下並不會評價這份計劃存在任何不足之處,只是任何想法都必然會存在它的盲區,任何方案都一定有不周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