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是燕懷煜的外祖家,他外祖父母俱已過世,但他舅舅舅母卻待燕懷煜一家格外親厚。
他們不僅非常熱情地接納了燕懷煜一家四口,而且還派出大量人手幫著燕懷煜尋找燕南逍。
也是多虧了他們不計成本、不遺餘力的幫著找人,燕懷煜這才能在兒子失蹤半年之後得到他人在玉虛山的訊息。
雖然他們得到的“訊息”就只有賀舒寧刻在石頭上的那短短几個字,但這短短几個字,對燕懷煜和文氏這對急於找到自家兒子的父母來說,卻已經是毫無疑問的天大喜訊。
當時燕懷煜就想親自前往玉虛山接回兒子,奈何柏家隱居之地卻在他動身之前陷入戰亂,他被迫帶著妻女,和柏家人一起逃離。
顛沛流離一年多後,偶然得知柏家人下落的楚王姬恆誠邀柏家男丁出山。
燕懷煜的舅舅再三思量,最終決定帶著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到楚王帳下效力。
燕懷煜也想為妻子、兒女爭個前程,於是他在自家舅舅、表哥入營那天,也一身戎裝跟著進了軍營。
至於文氏母女三人,一開始她們跟著柏家的老弱婦孺,去了楚軍的大後方過安穩日子,直到後來燕懷煜被派到靖遠縣長期駐紮,文氏這才帶著兩個女兒來和自家夫君團聚。
“...我們也才來沒多久,你要是早來一個月,我和你兩個妹妹可就沒辦法這麼快跟你見上面了。”
說到這裡,文氏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我聽你爹說,玉虛山在西北邊陲,怎麼你反而是從河對面過來的靖遠縣?”
“我們去了江南救人。”燕南逍扶著母親的胳膊輕聲跟她解釋,“之前介紹給您的吳家人,他們是東南守邊大將吳大將軍的家眷。吳大將軍兄弟三人盡皆戰死,偏張太后一黨還要把罪名推給死人,我們是接到了大師姐一位故人的飛鷹傳訊,所以才會千里迢迢跑去江南救人...”
聽到燕南逍說張太后下旨滅吳家滿門,文氏不由直念“阿彌陀佛”,“還好這一家子認識你們玉虛山的人,不然吳家三位將軍縱使死了怕是也要再從地底爬上來,找他們張家人算這筆血債。”
燕南逍嘆了口氣,“要不怎麼說大周氣數已盡呢,這麼折騰下去,張太后怕是用不了幾年就能把大周給徹底折騰沒了。”
文氏喜歡燕南逍的這個預測,現在她丈夫可是跟著楚王姬恆造反的人,大周越是倒臺的快,文氏就越是安心和開心。
她盼著自家夫君少上戰場,也盼著戰場之上能夠少死些人。
母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話,沒一會兒燕家的下人就給自家主母以及三位小主子送上了茶水、瓜果和點心。
文氏一邊招呼兒子放開了吃吃喝喝,一邊還不忘感嘆如今物資奇缺的大環境,“...如今大楚也是百廢待興,這靖遠縣雖說相對繁華,但咱們家日常吃的用的卻也還是免不了三不五時就缺這少那。你先將就著些,等日子好過點兒了,娘再讓人給你準備你以前愛吃的那些點心。”